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刚  杜兴 《党的建设》2008,(4):60-61
由于清政府的"封禁"政策,从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无法忍受中原地区水、旱、虫、兵等各种天灾人祸的农户,不得不以"闯"的精神,或从陆路出关,或从水路渡海,抵达关东,在那里开疆拓土,或耕作,或开矿,或经商,或卖艺……据统计,自17世纪中叶以来,300年间,至少有3000万移民通过各种途径到达了东北。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是台湾岛内在政治和社会极其动荡和混乱的一年。它经历了“3·20大选”和所谓的“立法院”选举。如果说“3·20选举”是陈水扁当局愚弄和欺骗台湾民众的话,而第二次“立法院”选举则反映了台湾民众求稳定、求安全、求发展的主流民意。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发生百日之后,刘奇葆发表纪念文章《百日攻坚我们从废墟中站起》,文中写到,灾后百日,妥善安置上千万群众,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有人说这是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9,(3):34-37
“5·12”.是刻在所有中国人内心的伤痛。8万多同胞罹难。50万平方公里土地受灾.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数字是冰冷的。但生者的血液依然在沸腾。整整一年,全民携手。艰苦备尝,重建破碎的家园。尽管,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后烈度最强、救援最难及恢复重建最艰巨复杂的特大地震,但却实现了“四个没有”的奇迹——没有饥荒,没有流民,没有瘟疫。没有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15.
韩民族地处半岛,拥有与生俱来的向海性,而朝鲜时期是其向海性强弱的转折点。以海禁为大背景、防御型海洋政策为基础的朝鲜王朝,国家层面体现出消极的海洋认识,地域层面的向海性虽时有复苏,却因大环境的被动而终究得不到完整释放。从漂流问题来看,本国漂流民对海洋表现出谨慎与敬畏,却又期待漂海带来的异文化体验;外国漂流民在朝鲜王朝得到的待遇,反映出朝廷对海洋外来对象的警惕。朝鲜后期拥有进步思想的实学家们,在海洋认识的停滞上跨出重要一步,对漂流经验持积极态度,然也只到达利用海洋的认识层面,尚未上升至探索海洋的认识层面。可以说这亦是朝鲜王朝探索自身历史主体性的艰难之体现。若要在当下重新获得海洋进出的主动权,韩民族应反思历史上的向海性的变化,以主体姿态在东亚海域中为自己定位。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我省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的部分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合理安置失地农民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不能像历史上让失地农民变成城市流民,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也不可能让其返回再从事农业而保证其收入不下降。  相似文献   
17.
流民犯罪是当前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具有历史和时代特征。犯罪的背后有着浓重的经济原因,极具功利性。对流民犯罪进行成本分析,了解其成本结构与变动,并作一预测,可以更好认识犯罪现象及其趋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积极预防和必要的惩治,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和缓和严峻的流民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农派"理论实践进行缕析,认为,尽管"重农"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行通,但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特别是提出了至今仍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教育农民.没有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9.
李霓 《廉政瞭望》2009,(4):44-44
“三农问题”是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瓶颈。如果农业效率不提高,农民人数不减少,农民收入不上升,中国经济就无法真正走上扩大内需之路。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解决土地问题,只有让土地蜕变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才能解决农民原始积累永远无法完成的重大课题。这就是我国为什么要开展第二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王永超 《传承》2008,(8):92-93
西汉后期,流民成患、社会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采取大量的措施试图解决此问题。政府为何这般积极、如此执着?除了过于传统的教条解释外,至少还应有以下几个缘由:儒家思想的浸染、严峻现实的压力、皇权衰微的反应、前辈功德的感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