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4篇
法律   273篇
中国共产党   285篇
中国政治   1020篇
政治理论   135篇
综合类   2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国办函[2014]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及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2.
《外交评论》2017,(3):77-108
中国是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形成过程中持久和最重要的"他者"。冷战结束后,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亚洲首次出现两强格局。在政治和知识精英主导下,日本分别建构了中国的"安全关切"、"安全威胁"和"敌人"意象,并通过"去中国化"和"污名化"中国,完成了自身海洋国家身份的建构,进而将其战略化为重要的国际博弈工具。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及其战略化,是日本对自身身份与道路的自主选择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符号化的国际政治斗争话语。随着中日海上力量的共同崛起及其战略的"海洋转向",中日海洋竞争将会加剧,也预示着中日海洋战略将会相互观照和塑造。  相似文献   
33.
巨灾保险试点运营以来,在取得了一定的巨灾风险管理成效的同时困难也不断出现,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行巨灾保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论述以巨灾保险转嫁巨灾风险与自助、互助、公助的理念相契合,巨灾风险之"公众性"和"社群性"决定了巨灾保险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和有限性,巨灾保险与大数法则的矛盾及其化解,巨灾保险试点运营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3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省委书记易炼红在2023年“新年第一会”上明确提出,“要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把浙江打造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政府服务最高效、干部作为最担当、  相似文献   
35.
随着全球海洋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日趋严峻,现行以国际硬法为核心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无法有效应对。而海洋事务的重要性、复杂性与敏感性,使得无论是修改现行的硬法抑或是出台新的硬法都难以一蹴而就。国际软法凭借更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等优势,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如此,由于国际软法缺乏强制约束力,其在实践中存在权威性不足、加深集体行动困境以及加剧现有治理体系碎片化等局限。为充分发挥国际软法的积极作用,国际社会应不断探寻优化路径,包括努力提升国际软法制定的正当性、合理设定国际软法遵守的奖惩制度以及积极推进国际软法与硬法的衔接适用。作为正在迈向建设海洋强国征程的新兴大国,中国应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软法的制定,积极利用与搭建助推国际软法发展的话语平台,科学选择国际软法介入的治理领域,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36.
从安倍晋三二度当选首相到菅义伟执政的近十年间,日本将加强海洋安全合作作为深化同东盟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内容,并通过采取分门别类的方式和积极主动的举措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这既反映了它谋取地区海洋利益实现海洋国家目标的内在战略需求,也是遏制中国崛起及其日益增强的海洋影响力这一"外部因素"驱动的结果,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印太战略设想进一步提升了东盟国家战略地位这一地缘层面的考量。由于受到自身"大国平衡战略"的制约、"选边站位困境"及中国新安全观的影响,东盟国家在实践中并没有对日本的相关举措表现出一味迎合的态度,这也使得未来双方在海洋安全领域的合作进程必定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37.
一国的海洋文化对海洋法制建设的内容、进程、范式存在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我国海洋法制建设的进程来看,起步虽晚,但总体上保持曲折中前进.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洋法制建设在各个阶段根据所处时代的客观形势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发展和完善,而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当属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由于海洋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  相似文献   
38.
人才发展环境是造就人才、吸纳人才、发挥人才能量的客观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建设舟山人才高地,培养和引进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就是要以创新的思想和理念营造人才集聚的发展环境,使现有人才稳定,急需人才能够引进,未来人才能够成长。  相似文献   
39.
榕台在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方面各有其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借鉴台湾海洋事业发展的有益经验,将给福州发展海洋事业于有益的启示:强化民族海洋意识,提升海洋在福州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新兴海洋产业;推进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健全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40.
文章提出"跨境湾区"概念及其多核分化竞争与跨境集聚整合等竞合特征,在中国改革开放、参与全球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分析跨境湾区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并分析北部湾及粤港澳(或伶仃洋)湾区等跨境湾区发展系统30年的历程,回顾跨境湾区理论的进展脉络,进而构想其未来研究的前景与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