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关于清初市舶司机构的存在,现代工具书持忽视甚至否定态度。但从少量清文献记载来看,清廷初期曾在广东设立过市舶司。海禁后,广东市舶司作为分支机构归并于广东盐课市舶提举司并曾与其一并废除;康熙十八年澳门界口陆路贸易开通,广东盐课市舶提举司复置;海禁开放后,广东市舶司的海外贸易管理职能被粤海关接管;康熙三十二年,广东盐课市舶提举司被裁,广东市舶司作为其分支机构,被彻底裁撤。广东市舶司的几度兴废见证了清初海外贸易政策的曲折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韩民族地处半岛,拥有与生俱来的向海性,而朝鲜时期是其向海性强弱的转折点。以海禁为大背景、防御型海洋政策为基础的朝鲜王朝,国家层面体现出消极的海洋认识,地域层面的向海性虽时有复苏,却因大环境的被动而终究得不到完整释放。从漂流问题来看,本国漂流民对海洋表现出谨慎与敬畏,却又期待漂海带来的异文化体验;外国漂流民在朝鲜王朝得到的待遇,反映出朝廷对海洋外来对象的警惕。朝鲜后期拥有进步思想的实学家们,在海洋认识的停滞上跨出重要一步,对漂流经验持积极态度,然也只到达利用海洋的认识层面,尚未上升至探索海洋的认识层面。可以说这亦是朝鲜王朝探索自身历史主体性的艰难之体现。若要在当下重新获得海洋进出的主动权,韩民族应反思历史上的向海性的变化,以主体姿态在东亚海域中为自己定位。  相似文献   
13.
清初迁海与郑氏势力控制下的厦门海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政府为消灭郑氏势力,实行迁海政策,企图使郑氏由于军需枯竭,不战而败。但使清政府始料不及的是,郑氏海商集团乘机垄断了对日本和东南亚的贸易,不仅组织山海十大商进行贸易,而且成立东西洋船队,出租海船,收取租金。在郑氏的苦心经营下,厦门逐渐发展成为清初东南沿海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之一。  相似文献   
14.
自明代中叶以来,我国海上贸易发达,但明清统治者以沿海安定和统治需要为由,厉行海禁政策,阻挠了中外海上贸易的顺利进行。但海禁政策并不能完全阻断中外海上贸易往来的历史大趋势,海商集团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沟通中外海上商路,连接中外两个市场,带动了国内手工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清初迁界禁海激生出大量游民,清中叶以后游民成为绝对过剩人口,无复业的可能。游民经常自愿或被迫入伙海盗、山匪等强盗集团,对社会有很大的破坏性。但是游民天生不具有政治上的反叛色彩,他们既容易被收买,又具有改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