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左宗棠的塞防说鸦片战争之后,新疆也出现了混乱局面,一是受压迫受剥削的维回各族群众,在"官逼民反"的旗帜下举行起义,要伸"百万种冤屈",以求"生存"。结果,反倒出现了封建割据,形成了伊犁、库车、乌鲁木齐、喀什噶尔、和田等五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给外族侵入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2.
狂妄、保守、自大的大清帝国被英国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大门。经过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突破传统寻求新的方式来救亡图存。军事救国开始走进中国人的心中,谈及晚清的军事救国就不得不提及德国,不得不提及德国的克虏伯军工厂。从中国晚清海防建设入手,进一步论证德国克虏伯对中国海防建设的帮助以及中德军事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左宗棠来历 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被称为晚清三大"中兴之臣"。 他出身书香门弟,已有七代秀才传世。但到其父时,因家庭人口多,只靠设馆授徒维持生计,  相似文献   
14.
论沈葆桢加强台湾海防 倡导台湾近代化的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4年日军入侵台湾,沈葆桢受命为钦差大臣,两次巡台,积极加强台湾防务,捍卫中国的领土主权。事件结束后采取了添设郡县等一系列善后措施,成为台湾近代化的倡导者和奠基人。督江期间仍大力支持丁日昌开发台湾加强台防的措施,并密切注视日本觊觎我国领土钓鱼岛等岛屿的阴谋活动。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9,(8):41-41
李鸿章对近代军事的第一大建树是:把海防提到战略位置。建立了中国第一支海军! 李鸿章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就关注了海防问题。他虽然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关注和提出海防思想的人,但却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提出海防比陆防重要,应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以加强海防。  相似文献   
16.
刘学栋 《刑警与科技》2008,(15):189-192
近十多年来.国家投资20多亿元人民币进行边防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2万余公里的边防巡逻路、6000余公里的边境铁丝网和近600套边境监控设施。从2004年起,启动海防基础设施建设,在沿海地区修建执勤码头、监控站、监控中心和部分辅助设施。  相似文献   
17.
张玉强 《春秋》2010,(6):51-53
明代抗倭是我国沿海军民保家卫国、抵御外侵的重大军事行动和历史事件,在兵备体制、军备思想、海防体系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财富,而在山东所形成的"营、卫、所"这一独有的海防体制,近年来又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应到党员14名,实到12名,经举手表决,有表决权的12名党员一致同意吸收林杰同志为预备党员"2013年3月29日,海南省军区某海防团高炮连在外出差士官林杰如愿跨入了党的大门。这个曾经"被等待"的党员发展对象终于实现了入党愿望。出差在外暂缓发展成了"借口"林杰是同年兵中的佼佼者。2012年9月,入党积极分子林杰经过党组织一  相似文献   
19.
李伟 肖芳菲报道:清明前夕.驻地数万群众来到“海防模范连”营区内的安业民烈士陵园瞻仰烈士.向英雄敬献花圈。该连抓住这一契机.向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述钢铁战士安业民的战斗故事,宣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左宗棠与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在任职东南期间,充分认识到了台湾战略位置的重要,并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卫和发展台湾,加速了台湾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