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53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211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9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陈明远 《法制博览》2009,(19):55-56
清末一代重臣李鸿章(1823—1901)在代表清廷于北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以后,于阴历九月二十七日(公历11月7日)抑郁病逝,享年78岁。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当政期间,曾通过各种途径聚敛了可观的财富。清末士大夫流传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讽刺的就是李鸿章(合肥人)、翁同稣(常熟人)的富有。  相似文献   
162.
孔繁岭 《春秋》2009,(6):18-21
山东最早的留美学生是石锦堂.近代史上.中国政府第一次有计划地大规模向海外派出留学生.为著名的幼童留美。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接受容闳建议.奏请清政府.获准于1872—1875年每年选派30名幼童到美国预定15年的留学生活。这四批共120名留美官费生被称为留美幼童。石锦堂,济宁人,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国时14岁(该批平均年龄13岁)。  相似文献   
163.
清末与民国时期宪法学方法运用状况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百年前的1908年,清朝政府在各种压力之下,权衡利弊,颁行了《钦定宪法大纲》,从而开创了中国立宪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的宪政之路。但是,宪法、宪政毕竟是舶来品,在与中国特定国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了种种的理论上的激烈争论;亦在实现宪政之路上出现了种种的曲曲折折。当然,中国要实现宪政、必然要实现宪政,这是历史之大势,浩浩荡荡,奋勇向前,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在《钦定宪法大纲》颁行一百年之际,反思清末的立宪与中国的宪政之路,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4.
清末"新政"时期,江苏士绅在参与立宪的物质基础、组织力量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表现独特.谘议局是清末"新政"要目之一.在江苏谘议局这个合法的舞台上,江苏士绅的立宪意识日益勃发,立宪行为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他们主动参与江苏谘议局的筹备,所提议案涉及社会事务各方面.江苏士绅的立宪活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5.
苏全有 《求索》2010,(12):226-229
清末的舆论失控,可以从清政府、列强、民间报刊界三大主体找原因。首要的原因是报律无效,这体现为执法的混乱、报界的反对与抵制、报律本身的问题多多等几个方面;再就是列强的庇护,这集中体现在海外民办华报及国内租界报刊两个领域;第三,与报刊界的组织化趋向所产生的挑战有关。总之,是多种因素合力促发了危机的爆发。尽管清政府也采取了多方面的举措,然由于当时报刊发展过速,以至于局势竟至不可收拾。操之过急、未能循序渐进则是舆论失控的关键。清朝政府对之未予正视,结果致使局势一发而不可收拾,王朝统治也随之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66.
我对戏剧原本不爱好,在中国京剧艺术节期间,应一位老领导之约观看了河北省京剧院演出的新编京剧“响九霄”,才深感中国京剧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不愧为“国之瑰宝”,是一次国粹文化的享受。该剧讲述的是清末时期,梨园名伶响九霄用生命的投入进行艺术的探索和改革,沉浸在自己钟爱的艺术领域中。他又深明大义,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生死,冒着杀头之罪,乘给慈禧太后演戏之机,将康有为、谭嗣同有关变法的书信转送光绪皇帝。  相似文献   
167.
清末宪政改革经历了是否实施的艰难抉择、成长历程的举步维艰以及随清王朝覆灭而夭折等阶段,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最初尝试。当时社会固有的缺陷,决定了改革失败的厄运,但从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来看,它瓦解了传统人治权威信仰,培育现代法治权威理念;分化了传统混溶型政治结构形态,力求构建现代整合型政治结构系统;打破了传统"庶人不议"的政治资源垄断局面,拓宽民众政治参与渠道等,都是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有益尝试,为今天宪政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8.
李震,原名陈国珍,福建省晋江市人,是新中国早期工业战线的技术开拓者之一。1913年农历十月一日出生于晋江市金井镇溜江村溪尾份一个富足的农民家庭。其家族在清末民初颇为显赫,曾祖辈有兄弟七人,曾祖辈、祖辈不乏有人受到清廷的封赠和旌表。叔祖父陈章笨为菲律宾侨商,事业有成,乐善好施,至今乡中故老尚能缕述,他曾于民国初年捐巨资在家乡建造跨度近50米的溪尾桥。  相似文献   
169.
伴随晚清西法东渐,国人开始用"习惯"一词对译英文法律术语"custom"。以西方习惯法理论为指导,国人认为中国亦存在发达的"习惯法",并进而主张法制改革应以习惯调查为基础。接受西方法学理论知识的新式法律人尤其是法政留学生主导了清末习惯调查的具体开展,使习惯调查这一追求法制本土化的活动又具有了重要的西法东渐意义。  相似文献   
170.
读了《探索与争鸣》今年第6期发表的《第三只眼睛看辛亥——张鸣教授访谈录》,使我大开眼界,也产生了不少困惑,兹就以下三点,向张教授请教:一、如何看待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国辛亥革命是经过长期酝酿和准备而爆发的伟大革命.张教授从革命发生前10年,即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观察、研究,这当然是可以的,但还不够.我认为,只有把辛亥革命放到历史的较长时段中考察,才能更全面地把握这场革命的前因后果.研究辛亥革命的发生,至少应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开始,这不仅是对领导这场革命的旗手——孙中山进行研究的需要,而且也能更好地说明清王朝近50年的“自改革”与晚清社会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