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257篇
中国共产党   192篇
中国政治   433篇
政治理论   122篇
综合类   14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马勇 《法制博览》2011,(15):58-60
进入民国之后的中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民国政治家或在议会中进行和平辩论,或在疆场上继续厮杀,唯在北京那片紫禁城中,大清国依然存在着,宣统帝溥仪依然在那里称孤道寡,继续宣统纪年,仍有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机构,许多遗老也依然以受到皇上的封赏为荣誉。  相似文献   
882.
弯枣树     
这棵弯枣树长在我的记忆里,它现在是否还在世上我已无从知晓。离开老家好多年,故乡也只是我精神上的故乡了,那里的物事都定格在了我的记忆深处。那棵弯枣树长在我家老屋的门前,老屋是建于民国年间的老屋,属于山区特有的栏杆式建设,吊脚楼。弯枣树就长在我家稻场的坎下,树干约有水桶粗细,在约有一楼高的距离,枣树就向一旁弯去,那个弯处以上又长出无数的枝条,显得枝繁叶茂的样子。  相似文献   
883.
民国时期湖南传统的丧葬礼俗在西方近代丧葬礼俗的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戴黑纱、登讣告、设吊唁处、开追悼会、送花圈等仪式与礼节,已经体现了现代丧葬意识,火葬、设立公墓已经适应近代社会流动和城市化管理的丧葬理念。但与沿海相比,民国时期湖南的丧葬礼俗近代化的步伐还是迈得比较缓慢,更多的表现在对旧式丧礼的改良上。  相似文献   
884.
随着西学的东渐,人权思想在中国近代开始产生.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沈家本的人权思想是在吸收中国传统人道主义与西方人权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对清末修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人权法的崛起和清末人权的发展.但其人权思想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权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85.
1939年3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移驻重庆,1945年11月抗战胜利后离开重庆返回韩国。重庆七年是韩国临时政府最光辉的时期。在金九主席的领导下,韩国临时政府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2009年是韩国临时政府成立9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886.
人事诉讼程序作为特别民事诉讼所适用的程序,曾被载入民国时期的民事诉讼法典之中,作为处理有关婚姻、收养、亲子等基于身份关系的特殊案件的依据。它的设置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实践意义。它以独特的内容和方式适应了特定范围内特定人群特种类型民事诉讼的需要,为解决身份关系诉讼,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7.
中华民国时期,山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在中国农业近代化浪潮的推动下,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产工具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山东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8.
清末“新政”时期,江苏士绅在参与立宪的物质基础、组织力量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表现独特。谘议局是清末“新政”要目之一。在江苏谘议局这个合法的舞台上,江苏士绅的立宪意识日益勃发,立宪行为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他们主动参与江苏谘议局的筹备,所提议案涉及社会事务各方面。江苏士绅的立宪活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89.
杨早 《同舟共进》2010,(5):62-65
【谁的北京?】自1421年(明永乐十九年)成祖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至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复改北京为北平,北京在五百余年问一直是中国的首都。清代前期满汉分居内外城,界限分明,城市公共生活的特征尚不明显。清末民初,满汉杂处,且大量来自外地的官吏、教员、学生、文人遍布九城,形成了近代北京独有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890.
本文从台湾进士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1895年离台内渡以后在福建及其邻省广东、江西之种种遭遇,记取清末民初的某些社会变迁和某些社会问题:新学兴起与科举变革,“癸卯学制”、废除科举与私塾、学堂的改良,以及诬讼、迷信、烟赌、教案、械斗和“银贵钱贱”。本文认为,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诸人在大陆身处和面对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勉力维护“新政”、改良社会,其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事迹值得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