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233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近日,湖南省检察机关负责人表示,为鼓励公民举报官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将予以重金奖励。检察部门以此表达反腐决心,此举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52.
李霄凯 《法制与社会》2011,(34):160-160
目前,我国各级检察院均已成立反渎职侵权局。几年间,各级反渎职侵权局在查处渎职侵权案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制约着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完善我国反渎职侵权检察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认真分析我国当前反渎职侵权检查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践探讨了反渎职侵权检察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部文件和规定,对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推进依法行政,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对拓展案源渠道。增强协调配合,提升查办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效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54.
渎职侵权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反渎职侵权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55.
1997年以来,随着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刑法的相继实施,使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滑坡,办案数量大幅度下降,追根溯源,主要还是案源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扭转案源严重溃泛的局面,有效的办法应当是主动出击,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结合贯彻落实高检院《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在解决案源问题上要不断拓宽侦查视野,延伸捕捉案件线索的触角,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体系,开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6.
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职能部门中,反渎职侵权检察部门的监督权直接指向行政权和司法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渎职侵权犯罪。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通过有效的监督促进国家公务人员的勤政、廉洁和高效,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治的轨道高效运转,协调各方利益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因此,从建立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审视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在和谐司法的视野里寻找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定位,以实现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目标、价值、措施和机制的和谐,扩大反渎职侵权工作在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为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57.
2007年以来,我院在省、市检察院的领导下,深刻把握司法领域渎职侵权犯罪特点,通过强化"五个意识",不断提升侦查水平,共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7人,并深挖出其他职务犯罪案件8人,其中涉嫌司法领域的职务犯罪9人(含副处级要案6人),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8.
4月11日,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对我市检察机关开展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进行视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宝弟参加。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于世平陪同。视察中,委员和代表们观看了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  相似文献   
59.
渎职侵权犯罪作为一类重要罪名,在近几年来,发案率持续上升,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各省市公布的目前全国各省市检察机关所查处的渎职侵权犯罪的工作报告来看,除了受到社会等大环境的影响,渎职侵权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渎职侵权立法存在问题,应从合理限定渎职侵权类犯罪的主体范围、调整渎职侵权犯罪的立法模式、明确量刑情节标准、合理配置刑罚对渎职侵权类犯罪的立法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0.
沈义 《当代党员》2011,(1):67-68
对部分公众来说,渎职侵权犯罪或许是个陌生的概念。渎职侵权涉案人可能没有贪污受贿、没有谋取私利,因此容易和工作失误、处理不当等相混淆,从而被公众忽视、容忍,甚至产生同情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