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165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81.
朱保光 《法制与社会》2010,(35):202-203
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由于自身的学习要求松懈,在其所管辖的职权范围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对单位的制度不落实,有章不依,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根据这些国家工作人员走上犯罪屡禁不止的情况,本文试探讨运用什么方法进行预防犯罪,同时怎样做好宣传工作,使这些人不再走上犯罪的深渊。  相似文献   
182.
分析我国刑法对渎职罪的规定,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立法不完善、争议问题多的现象比较严重。本文拟通过对渎职犯罪构成要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刑法理论分析,提出对这些争议问题相对合理的理解和司法适用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3.
数字1978件     
《廉政瞭望》2010,(19):6-7
去年以来至今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办国土资源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978件,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715件,渎职犯罪263件。这些案件中,大要案1371件。县处级以上千部要案186人。  相似文献   
184.
检察机关严查职务犯罪保障民生的路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领域,特别是工程建设、医药购销、支农惠农、城镇建设、司法执法等领域的职务犯罪直接影响了各项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严肃查  相似文献   
185.
陈宏展 《法制与社会》2013,(21):254+259
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检察院反渎局2012年所查办案件的梳理、归纳,发现当前基层行政执法部门逐年增多,涉案金额逐年攀升,窝案串案愈发普遍,渎职侵权案件呈现涉案领域逐年扩展现象,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需要我们从多方入手,多措并举,有效的遏制基层行政执法部门渎职犯罪涉案领域扩展现象,维护国家机关的权威。  相似文献   
186.
正案名:许某丁、罗某坤滥用职权罪等案集刑法上的追诉时效是指一国刑法所规定的可以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最长期限。追诉时效制度为国家公权力设定了时间上的界限,为保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限制公权力的肆意行使提供了保障,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在刑法规范中明确设置了追诉时效制度。我国刑法典也不例外,该法典第  相似文献   
187.
渎职案件讯问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使其如实供述所犯罪行不仅是攻坚战,更是心理战。对此,首先要寻找嫌犯的"动情点",攻破其心理防线;其次要掌握审讯对象一般心理规律,根据其试探摸底、焦躁对抗和动摇反复等不同心理阶段采取不同的审讯策略;再次要选择特定审讯对象,确定案件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8.
2009年引起国务院、山东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临沂“7·23”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我院迅速成立了以史效斌检察长为组长的专案领导小组,启动了以反渎职侵权局为主,反贪、侦监、公诉、技术、法警等部门协同配合的“一体化”办案机制,精心谋划,周密部署,集中力量查办污染事故背后的渎职犯罪,仅用23天就侦查终结了这起2009年全国十大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典型案件。  相似文献   
189.
吴之如 《政府法制》2013,(28):13-13
《法治周末》报道,河南省周口市已查出各类“吃空饷”人员5731人,按照每年每人平均工资两万元计算,仅此一项,公共财政开支已超过1亿元。律师张宗慧认为,除党纪政纪约束外,在刑事责任上,“吃空饷”者达到一定数额涉嫌诈骗犯罪,“发空饷”者则涉嫌渎职犯罪。  相似文献   
190.
左勇 《法制与社会》2012,(3):248+250
近年来,我国环保部门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保力度,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受经济利益驱动、部门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自身执法条件和执法手段的局限,极少数环保执法人员贪污受贿和不作为,乱作为等失职渎职犯罪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勾结不法企业,为污染大开绿灯,成为许多环境污染事故的背后“推手”本文将从环保行业渎职犯罪的“高发区”入手,谈谈本行业渎职犯罪的成因与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