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83篇
工人农民   80篇
世界政治   2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7篇
法律   1232篇
中国共产党   4479篇
中国政治   6267篇
政治理论   1195篇
综合类   159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493篇
  2014年   1673篇
  2013年   1856篇
  2012年   1361篇
  2011年   1184篇
  2010年   1273篇
  2009年   1176篇
  2008年   1401篇
  2007年   870篇
  2006年   744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从治安和道义的角度 ,可将文明的形式划分为三种 :白色文明、灰色文明、黑色文明。警察除了应具有良好的政治人格和职业人格外 ,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但现代社会的犯罪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为了工作需要 ,警察对灰色文明的了解和介入在所难免。为此 ,公安工作必须更新观念 ,必须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从工业文明的解构和生态文明的建构两方面来研究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生态文明思想。工业文明的解构是指对工业文明的批判,目前人类文明(工业文明)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远离地球和过度开采这两方面。生态文明的建构是指斯奈德为工业文明所面临的问题寻找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3.
去年岁末,合肥市交通管理出现了一件新鲜事儿,市区一些交通干道的非机动车道中,摩托车与自行车并驾齐驱。据说,这是该市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的新举措。据称,这是国内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外,第一个允许摩托车进入非机动车道行驶的城市。据悉,目前这种方式只是在合肥市部分路段试点,一俟成效显著可望……然而,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两相背反。试点以来:但见摩托车忽而在机动车道绝尘而去,忽而又在非机动车道呼啸而来,自行车得时时提防突然蹿出的摩托,汽车也得随时小心摩托车突然转向外机动车道。因此,合肥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  相似文献   
124.
《公民与法治》2006,(7):53-53
史庄村位于保定市近郊,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的决定和省文明办关于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意见,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在全体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村2005年实现人均收入5500元。  相似文献   
125.
新时期农村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支部建设的状况,将直接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加快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126.
《法治与社会》2005,(8):59-59
几年来,定边县公路收费处在上级党、政、工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为指针,以开展“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围绕收费任务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巩固、发展、升等”为主题,以创部级文明公路收费单位为目标,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扬成绩,寻找差距,有力促进了双文明建设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127.
当前,“非典”肆虐,全国上下正齐心协力共同抗击这种百年不遇的病魔。然而,在这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一些人所表现出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让人齿寒。媒体近下报道的一些“新闻事件”着实让人不可理解,有的面对“非典”患采取推诿甚至拒绝治疗的做法,使得“非典”患危害了社会,造成了疫情的蔓延与扩散;有的则麻木不仁,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肠,似乎这种可怕的病魔从来与他无关。  相似文献   
128.
人口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人口问题牵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大局,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实行计划生育,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反映了人口必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9.
在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国和经济强劲起飞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口压力、生存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投入到缔造绿色文明,共建美好家园的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30.
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意蕴与历史必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爱宝 《探索》2006,(1):58-61
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问题在我们的理论视野与实践领域中越发清晰与凸显。应适应“四个文明”概念的实践指向性及其协调发展理论的逻辑需要,来科学地界定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及其协调发展的理论意蕴。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使然,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