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95篇
中国共产党   143篇
中国政治   379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3月的北京,天空放眼一片"两会蓝"。上海代表团6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聚于此,共商国计,聚焦民生。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两会会场,"科技创新"成了代表们审议中频频传出的热词。创新的源头是开放【关键词:科技创新】"今天能影响创新潮流的大企业家都不在上海,这是上海最大的问题。"王战代表认为,这背后有一个完整的逻辑链:开放倒逼改革,改革推进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创新的源头是开放。"王战说,企业家只能在开放中  相似文献   
32.
我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光 《法学论坛》2007,22(6):122-127
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国流域水资源现状是人均占有量少,流域分布不均,浪费严重,污染加剧.流域水资源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是立法理念陈旧,法律法规相互冲突,水权界定不清晰,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缺失,公众参与立法制度缺位.解决的法律对策是转变指导思想,更新立法、执法理念,制定流域法,建立系统的流域管理机构,建立水权制度和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法治的维度出发,研究流域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从立法、执法、司法、共治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区域流域治理的具体举措,强化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以期为流域环境治理提供法治保障,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市域建设。  相似文献   
34.
1638年,明朝旅行家徐霞客驻足昆明时,便见过金线鲃。在其所著的《游太华山记》中提到:“金线鱼,鱼大不逾四寸,中腴脂,首尾金一缕如线,为滇池珍味。”金线鱼便是滇池金线鲃。滇池金线鲃俗称金线鱼、小洞鱼,为云南四大名鱼之一。  相似文献   
35.
《北京观察》2020,(8):57-57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永定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干涸断流、生态系统退化、水质污染等问题突出。2017年国家启动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将提升永定河生态流量作为重要内容,组织从官厅水库向永定河下游补水,促进了桑干河、永定河官厅山峡及下游河道生态修复。但永定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河床渗漏严重等导致了永定河生态流量难以保障。此外,人为活动使生态流量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36.
《长江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以国家法律形式为特定流域而制定的法律,是以水资源保护开发为中心的开创性立法。基于环境资源的共同自然属性,借鉴域外流域立法经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域外流域立法经验,《长江保护法》立法可以从中获得三个维度的启示:一是树立长江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理念。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主体参与,综合考量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把长江大保护纳入长江流域综合生态系统中来进行立法。二是为长江大保护引入市场机制。基于"污染者负担"原则,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的使用、污染、补偿、恢复等纳入到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循环。三是扩大长江大保护的公众参与。《长江保护法》的起草、审议、落实等都要丰富公众参与的途径和形式,保障其表达权、建议权、知情权、监督权,确保人民的长江"一江清水向东流"。  相似文献   
37.
在行政分包治理体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决策须兼顾上级政府满意度、官员个人政绩和区域公共福利等诸多因素,差异化的多元目标导向追成流域治理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差和环境保护政策的边缘化.建立激励约束相融机制,矫治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差,是提高流域公共治理效率、促进流域永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8.
随着国际毒品犯罪活动的持续蔓延,毒品犯罪问题在南亚、东南亚以及拉美地区较为猖獗.湄公河流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犯罪高发地区,该地区毒情形势也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在传统毒品犯罪尚未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合成毒品犯罪又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应对措施:1.建立协作机制,深化个案合作;2.突出研判效能,形成更大合力;3.凝聚共识,共享...  相似文献   
39.
周莉雅  顾为东 《唯实》2014,(10):56-5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处理政府、市场及市场行为主体——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新的重要诠释,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江苏在多年的改革发展中,一直注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今,江苏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40.
莫萍 《人大论坛》2014,(11):49-50
自10月23日荔波县樟江河流域综合调研启动会召开后,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洪担任组长,集县人大机关、旅游、发改、环保、统计等单位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拭28人组成调研综合组立即行动,于24日下午整装出发至28日,历时5天,采取集体野外徒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