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64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1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1篇
法律   424篇
中国共产党   1508篇
中国政治   1404篇
政治理论   366篇
综合类   6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蛰居"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病理现象,是一种丧失社会行为、自我封闭的消极生活状态。在当代日本急剧的社会转型中,蛰居经历了从萌芽、增多到社会问题化的演变过程。青少年蛰居萌芽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已步入富裕社会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伴随着大众消费社会的到来和"不登校"问题的凸显,蛰居现象不断增多。90年代,日本进入泡沫经济崩溃后面临全面转型的多元化时代,蛰居逐渐由隐性现象向显性社会问题转化。21世纪以来,随着"格差社会"的出现及少子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愈演愈烈的蛰居现象已成为关系到日本社会未来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2.
张松 《求索》2012,(8):104-107
传统中国,政府对商人及商业的平衡政策导向及不断发展的商业形势,为商事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而儒家学说与国家制定法则为其提供了法律支撑。在长期的商业交易往来和行业自治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商人的道德价值观为原型的商事习惯。至近代,中国被迫融入国际潮流,商事习惯也因此而被烙上时代痕迹,发生一些新变化。此演变不仅表征了近代中国由"身分"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变,也契合哈特的规则进化理论。  相似文献   
83.
建国以来,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到1956年"知识分子会议"的"争取"、"教育与改造"以及"使用"政策;第二个阶段是从"知识分子会议"到"文革"的"戴帽"、"脱帽加冕"与"改造"政策;第三个阶段是十年"文革"的极"左"政策与"再教育"政策;第四个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通过这一梳理我们不难看出,建国以来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政策曾经一度出现过问题,但主流是好的,其总体趋势是趋于完善与合理。  相似文献   
84.
高智文 《刑警与科技》2013,(17):140-143
<正>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平安城市"的应用,未来"平安城市"安防系统将更加的智能化,将向"智慧型平安城市"迈进。我国平安城市的发展历程平安城市的建设起源于"科技强警"战略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两大项目。最早在北京宣武区、山东济南、浙江杭州和江苏苏州四个城市开始做试点。2004年公安部提出"科技强警"战略,启动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85.
王进 《刑警与科技》2013,(19):116-117
<正>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安防行业至今,近20年来一直有《中国公共安全》的陪伴,自己也完成了从一个青年人到中年人的过渡,马上快步入知天命之年。回顾这些年的工作历程,可以说我赶上了安防这个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好时代,作为一个安防从业者,目睹并实践了技术从模拟到数字、图像从标清到高清、应用范围从小众的银行等到现在的无处不在、市场产品从主要进口到现在国货当自强的年代。这整个过程,回想起来,可以说自己是很幸运的,也是很幸福的。可  相似文献   
86.
一、房产证明的历史渊源提起房产证明的历史,不能不提土地契证.中国最早出现的不是房产证明,而是地契.土地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必争的资源,而地契反映的是土地的权属与交易的变化以及土地拥有者的法律地位.尽管土地契证的内容和形式千变万化,但其颁发的目的均是为确立土地所有权的主人和征收赋税,让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更加方便合理.封建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土地所有权的界定和赋税的征管,开展土地清丈,并颁发了不同制式的执照(即类似现在的土地证),逐步建立与完善了一套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契证也成为了土地拥有者的凭据.自从有了契证也就有了书面的房地产交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契和红契.  相似文献   
87.
黄博  朱然 《理论导刊》2015,(2):71-74
我国的乡村治理状况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而且维系着国家经济与政治的整体发展,创新乡村治理体制对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回顾历史与分析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合治"体制的学理构想并展望了此体制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88.
采访结束即将离开深圳时,记者联系上了著名博主"麻醉科普"。博主是深圳一名高年资的大型医院医生,从医近30年。自称目睹着医疗回扣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个别到普遍,从普遍到泛滥成灾的一系列演变过程。"麻醉科普"开博近7年,早期内容主要为麻醉学方面的科普知识,后来大部分是关于医疗回扣与医疗腐败的内容。他说,医生也是医疗腐败的受害者。所以选择通过博客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89.
乌兰察布华通物流公司伴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在26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中,以构建和谐企业为宗旨,以安全经营为主题,始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讲究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规范企业行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企业文化育人铸魂,着力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90.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对青年的信仰教育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信仰教育的奠基和开启,以革命信念为核心,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对青年的信仰教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年信仰教育的思索与探寻,以建设信念为核心,青年信仰教育呈现出曲折中有所探索的局面.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信仰教育的推进与发展,青年信仰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方式更加多元.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信仰教育的突破与跃迁,以挖掘传统文化为核心,增强青年的价值认同.科学总结百年信仰教育的基本经验,体现为要不断丰富青年信仰教育的内容,逐步探索青年信仰教育的载体,科学把握青年信仰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