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4篇
法律   255篇
中国共产党   589篇
中国政治   699篇
政治理论   201篇
综合类   3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好书推荐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主编:谢春涛/出版:新世界出版社该书所列问题中,比较难以回答也考量着作者研究水平和理论勇气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92.
傅颐 《北京党史》2015,(2):8-12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三次反复后,终于建立起适合国情和现代教育发展的学位制度。这一过程值得认真进行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993.
莫立民 《求索》2012,(5):89-91
张惠言生前词名冷落,身后倍享词学哀荣。他由清代词坛一位小有名气的词人到被尊为常州词派之宗主,其间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演进历程。将张惠言论述成一开始就是清代词坛一大家,一开始就被清代词坛尊为常州词派的开山宗主,这是一种未加细辨的误读。  相似文献   
994.
90年来我党农村土地政策的发展演变带给我们许多有益启示,主要有:土地政策的确立和推行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服从和服务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必须适应具体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创性,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效结合;土地政策演进的速度和力度必须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95.
996.
自清末修律以来,我国的司法行政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司法行政机构的职能也经历了一个纷杂的演变过程。研究司法行政职能的演变,对司法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犯罪调查和犯罪统计,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对1387名青少年罪犯的人生“动点”进行了实证研究,描绘出这一社会群体的人生轨迹。从而在一个新的角度上仅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犯罪的普遍性规律。  相似文献   
998.
论“看看”语义的古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颖玲 《求索》2010,(4):174-176
"看看"在古今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都非常高的词语。"看看"最早见于唐代,用法和意义比较复杂,而且在量增式动词重叠向量减式动词重叠的转变过程中极具代表性。本文依据典籍资料,利用文献考证、数量统计等方法考察了"看看"的古今意义演变,认为该个案的探究对于研究动词重叠式的源流乃至其语法意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张荣 《公民与法治》2010,(20):47-48
明朝“驻京办”成为各地官员贿赂对象 明朝时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驻京办”,但明建立之后,统治者认为,类似进奏院职能的机构还是需要的。于是,便新设了一个叫做“通政司”的部门。复旦大学的高老师分析说,其实这个部门也同样起着“上传下达”的功能:掌管着将皇帝的命令通传下达给地方,收受、检查地方及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奏报四方臣民的动态、陈情申诉及军情、灾异等事。通政司取消了进奏院时期地方派员驻守的中间环节,直接受皇帝管辖,与六部平起平坐,权力很大。  相似文献   
1000.
抗日战争时期对中共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不仅在军事力量上空前壮大,而且在理论建树上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第一次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共的现代化思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等领域。其重要性在于:第一,中共当下革命活动与未来发展方向清晰明确,价值目标与具体主张协调一致;第二,所提出现代化思路、框架和政策主张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形成广泛共识,为中共最终夺取政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