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104篇
世界政治   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728篇
中国共产党   1872篇
中国政治   2426篇
政治理论   696篇
综合类   114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510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670篇
  2010年   631篇
  2009年   626篇
  2008年   639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论述了在领导激励实践中的激励契机、创造情境、标准设定、激励情结等问题。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孩子和平等对话,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而忽视或不主张对学生采用惩戒手段。诚然,对孩子激励和赏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时,正确使用惩戒手段,教育罪错未成年人,并保护另一部分受害的未成年人,仍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3.
激励,是一种激发、鼓励和推动人们坚持和不断强化某种思想、信念与行为的教育方法。任何成功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总是在于各种激励方式的有效运用。工作绩效=能力 激励。具体而言,激励方法有文化激励、制度激励、危机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关爱激励、尊重激励、等等。  相似文献   
74.
在国内、国际大环境的促进下,一种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的教学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应运而生,满足了当今知识经济的愿望.因此,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尽快掌握并运用"行为引导型"这种教学理念,是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5.
心理契约研究是近年来影响很大的一个组织行为学专题,员工与组织在心理上通过相互影响和讨价还价,建立、并反复重新建立起有效的心理契约,它本质上是一种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契约管理是员工激励的基础工作和保证,在心理契约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招聘过程中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建立学习型心理契约及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提高心理契约的对等性,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6.
吴坚 《当代广西》2007,(5):20-20
温州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的导向同样重要。如果仅靠个人和企业自由放任地投资与竞争,是不会创造出一个繁荣昌盛的温州的。  相似文献   
77.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它是把党的正确路线,纲领,方针、政策、贯彻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变为群众的行动,使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利益,保证党的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经常说的“领导”是什么呢?首先是政治领导,领导工作就是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  相似文献   
78.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动员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彦  钟添生 《求实》2004,(11):81-83
在现代化条件下政治动员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 ,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研究、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动员的内容与方式、作用与特点 ,对于驾驭全局 ,进行思想和行为的正确引导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9.
今年9月中旬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建的重中之重。这是我党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推出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我党跳出“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的执政周期率全面走向中兴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80.
刘焱 《理论研究》2004,(6):41-41,22
在企业管理中 ,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 ,需要运用激励理论 ,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分配模式 ,健全福利制度 ,营造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都能充分实现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