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93篇
世界政治   2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1169篇
中国共产党   535篇
中国政治   3420篇
政治理论   231篇
综合类   4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542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650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陈贺 《就业与保障》2015,(Z1):64-67
按照国家部署,福建省2009年、2011年先后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试点,2011年、2012年分别实现新农保、城居保制度全覆盖。2013年3月,福建省政府发文将新农保、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2014年9月,根据国务院8号文件精神,福建省政府印发《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保”)制度进行完善。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城乡居民保参保1473.01万人,参保率97.34%;其中,待遇领取人员387.34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15.96亿元,基金累计结余84.36亿元,取得良好工作成效。2011至2013年,福建省城乡居民保中心连续三年被人社部社保中心评为经办管理服  相似文献   
142.
王和 《中国减灾》2012,(11):18-19
正我国是全球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是确保国泰民安、长治久安和科学发展的关键,应当引起相关部门和全体国民的高度重视。从总体趋势看,我国巨灾风险的形势十分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受巨灾影响点多面广,人员伤亡重,财产损失大,社会安全事故风险增多,而全社会风险意识普遍不高,抵御巨灾能  相似文献   
143.
自2011年开始,本溪市在辽宁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通过两年的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地提升了财政资金的配置功能,拓展了农业灾害救助途径,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促进了农村保险业发展,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值得我们思考。存在的问题一、宣传工作不到位,造成农户对农房保险政策缺乏了解首先是农村居民,包括村干部保险观念淡漠、认识模糊、主动性不强。其次是政策宣传主体不明,在与农户沟通和政策解释方面存在着脱节现象。由于第一年没有灾害理赔案例发生,  相似文献   
144.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地处海河流域中部,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  相似文献   
145.
<正>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灾情管理系统")是基层开展灾情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业务平台,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在全国上线。灾情管理系统为地方各级灾害信息员提供了自然灾害情况年报、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情况报告的填报和审核功能。为帮助各地在填报时正确理解填报要求和掌握填报要领,现就操作难点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46.
1.2011年7月21日中国气象局令第20号公布2.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规范雷电灾害管理,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7.
刘瑶 《中国减灾》2012,(1):42-43
未雨绸缪、提前防范是应对各类灾害、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北京这样人口规模庞大、人员组成复杂的特大城市,更需要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于2011年7月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方式对北京市1099位常住居民进行了"北京市居民防灾减灾意识调查"。  相似文献   
148.
2013年3月28日,第三届全国减灾中心业务交流会在四川省减灾中心召开。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杨思全及来自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各省(市、区)减灾中心负责人、业务人员4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加强省级减灾中心业务建设”展开讨论,交流防灾减灾业务体系建设需求,共享国家和省级减灾中心建设发展经验与成果。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有关负责人就自然灾害救助评估、灾害信息管理、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体系与实践、无人机遥感减灾应用、减灾救灾标准体系等领域开展业务培训。四川、江西、上海等地代表介绍了减灾中心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49.
青海省民政部门抓住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建立起一支涵盖各类自然灾害、覆盖全省城乡社区、配备必要工作设备、承担灾害预警、灾情收集、传递和应急救助工作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全面夯实了减灾救灾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50.
近年来,辽宁省本溪市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给政府财政造成一定的压力,成为农村居民的一大负担。为减轻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政府减灾救灾上的财政压力,自2011年开始,本溪市开始探索建立灾害风险转移机制,在辽宁省率先开展了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2012年,本溪全市共发生洪灾案例193起,火灾案例6起,199户受灾群众在参保中受益,共获得理赔款58.61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