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0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06篇
中国共产党   204篇
中国政治   2295篇
政治理论   119篇
综合类   7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71.
<正>8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972.
自2010年5月5日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持续遭遇暴雨或大暴雨袭击,并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频发难的洪涝灾害,使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孙健。  相似文献   
973.
在我印象中,以前贵刊曾对预防自然灾害多次进行过深度报道。今年第20期刊载的汶川大地震报道,也有独到观察。这次大地震发生在山区,并且四川一带的山区,泥土疏松,极易发生次生灾害。作为时政期刊中的领头羊,贵刊应当组织记者和约请专家,对严防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进行调研报道。这几天,地质学家们在电视中对灾区水库、堰塞湖一旦崩溃,以及山体滑坡阻断泯江可能引  相似文献   
974.
灾害旅游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是一种新的旅游类型。我国有许多可开发的灾害旅游资源,同时我国也有许多地区瞄准灾害旅游产品进行资源整合和开发。本文分析了我国灾害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对当前灾害旅游的开发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75.
976.
1999年7月5-9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上,许多国家的代表总结了通过高技术应用所取得的减灾成果,如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前及时的预警,使35万人免受火山灾害,孟加拉国1977年一次飓风死亡7万多人,而1997年由于及时的预警,同样强度的飓风只死亡400多人。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在大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指出,国际减灾十年的计划不能就此停止,对于灾害要从反应的文化变成预防文化,预防更符合人道,也更节省经费。预警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灾害已失去纯自然的含义,贫困使灾害加剧,全世界90%的灾害…  相似文献   
977.
蔡尔诚 《中国减灾》1999,9(4):35-37
夏季旱涝是我国年年都有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本文目的在于探索有无可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每一年旱涝配置大格局。1 外力强迫下大气自我调节的重要环节:波状低云  太阳辐射和海陆温差的季节变化是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基本推动力。但在这些外力强迫下,大气自身是怎样调节和适应的呢?1.1 北半球波状低云季节性变化  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在高空图上表现为:在隆冬,极涡与西风环流加强南扩、副热带系统退缩至热带洋面上;在盛夏,极涡与西风带环流变弱北退,副热带系统加强北上。与大气环流的季节调整相一致,笔者发现波…  相似文献   
978.
顷刻间.数万间房舍化为废墟——汶川“5·12”地震造成的破坏.全世界为之扼腕叹息! 我们在诅咒地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而就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还很难准确地预测地震……  相似文献   
979.
建立有效的灾害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开始的国际减灾十年来,中国在减少灾害和同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灾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十年中,联合国驻华系统支持中国制定了第一个国家减灾规划。1998年中国的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及国际社会的援助,损失被降到了最低点。过去五年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下降,从每年大约人民币3000亿元降至1720亿元。我们居住在一个有着暴雨、狂风和地震的星球上。人类无法阻止不受欢迎的自然现象的发生,但却可以减少自身的脆弱性并做好应对准备。要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灾害信息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80.
加强宣传,提高防灾意识和保安技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居住在山地的群众防御山地灾害的教育,使他们掌握防御山地灾害的基本常识,经常保持高度警惕,遇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切实提高广大山区群众防灾保安的本领。强化管理,指导群众科学选择宅基地。有关部门要逐步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严格农村建房审批程序,指导群众科学选择建房地址,合理规划,避开危险区域,减少山地灾害造成的损失。明确职能,落实防御山地灾害责任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县乡干部要切实承担起山地灾害的监测、预警和组织群众开展防御及安全转移的责任。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