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38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减灾》2014,(4):35-35
3月7日,江西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景德镇乐平市召开。会议总结了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研究部署了2014年工作任务。江西全省各设区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长、救灾科科长、减灾备灾中心主任、市民政局灾情管理员共6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江苏省苏州市气象灾害频繁发生,雷雨、大风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损失.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苏州市各级民政部门更为重视灾情信息工作,通过建立制度、完善网络、加强合作、强化预警、注重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了苏州市灾情信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3.
《中国减灾》2012,(15):62
为进一步规范全国灾情管理工作,2012年7月20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在京召开"2012年汛期全国灾情管理业务研讨会"。会议分析了当前灾情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对做好汛期灾情管  相似文献   
94.
6月6日9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6月1日以来重庆市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地方开展救灾工作。工作组于6日14时左右抵达重庆江北机场后,随即赶赴受灾较重的重庆市江津区蔡家镇鸳鸯村和柏林镇复兴村,实地查看倒房情况和洪涝灾情。7日,工作组又赶赴重庆市綦江区,实地查看滑坡点和群众安置情况。  相似文献   
95.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4·20"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应对灾情沉着有序,预案完备,救援科学。这一切让人们再次感受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科学应急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地震之后,一小时内又连续发生6次4.1级以上余震。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  相似文献   
96.
《中国减灾》2013,(1):61-61
经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总参作战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核定,2012年11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7.
袁艺 《中国减灾》2013,(7):32-35
灾害统计是对灾害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的量化统计,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施灾害救助的经常性工作。灾害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既是救灾工作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也是领导决策和指导救灾的主要依据。扎实有效地抓好灾害统计,能够有效地促进灾情报送的质量和水平,能够充分发挥灾害统计对救灾工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
张卫星 《中国减灾》2012,(5X):20-23
<正>尊重科学,善用科技,将传统经验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是做好减灾救灾工作的关键所在。自2002年成立以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始终围绕国家减灾救灾事业发展大局,以加强减灾救灾业务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为着力点,不断拓展工作范围、延伸服务领域,较好地发挥了国家综合减灾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十年来,中心建立和完善了国家综合减灾业务系统,目前已初步形成八大  相似文献   
99.
《中国减灾》2014,(12):52-55
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灾情管理系统”)是基层开展灾情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业务平台,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在全国上线运行。为帮助地方各级灾害信息员掌握灾情管理系统的填报要领,现就操作难点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00.
刘哲 《中国减灾》2013,(2):44-45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以及手机功能的逐步完善,手机的传媒属性被大规模开发和应用,手机报作为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内容最为丰富的新媒体之一,前景广‘阔。《自然灾害灾情手机报》作为民政灾害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内容,编发以来得到用户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