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71篇
中国共产党   139篇
中国政治   449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41.
刘霞  严晓 《前沿》2010,(19):167-169
迄今为止,传统的"管理"思维贯穿于我国公共危机理论研究与政府应急实践,惯用的纯社会动员方法和纯行政命令方式所暴露出的问题正在积聚成潜藏于未来的思想危机,无法满足未来中国应对系统性危机的长远需要。而在现实生活中,日益频繁发生的事故灾难危机,更需要我们以公共危机治理网络为视角,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事故灾难危机治理体系,使之形成全主体、全威胁要素、全过程应对事故灾难危机的长期合作网络和制度平台,即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供危机治理的行动规则;完善应急监管联动机制,锻造危机治理的应对能力;加快应急平台建设,增强危机治理的运行效能;加强应急知识学习,提高危机治理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742.
遭受世所罕见的巨大地震灾难,四川没有垮、四川的经济没有垮、四川人民的精神没有垮,全省经济发展没有耽误、全省重大工作没有耽误、全省民生事业没有耽误,重建成为全省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七个坚持”,支撑四川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  相似文献   
743.
徐娜 《中国减灾》2011,(11):22-23
"3·11"日本9.0级地震发生后,日本民众在猝不及防、接二连三的惨烈灾难面前,表现出的镇定有序以及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令人感叹。尽管国情各异,然而,日本地震的点点滴滴还是会引发我们对自身的考量和借鉴他国防灾减灾经验的思考。以邻为师,师夷长技,是一份对同胞生命的责任。  相似文献   
744.
刘炎迅 《中国减灾》2011,(8X):14-15
<正>我从伊春回到北京,有一阵子陷入沉默之中。很多朋友觉得我变了。在很多次的灾难报道之后,我会如此。不爱笑,不爱说话,时不时就发呆。最近的上海大火,我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745.
徐虹 《民主与法制》2011,(18):72-72
崔卫平《理性与乡愁》的口吻,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小西天电影资料馆里的同声翻译。那些看电影的是小众中的小众,精英中的精英。有人马马虎虎地竖着领子,外套也是潮湿的,带着风尘仆仆的味道。  相似文献   
746.
“现代日本不是一个时常遭遇灾难与紧急状态的国家,而是一个由灾难与紧急状态催生的国家。”新加坡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格里高利·K·葛兰西在《日本:地震之国》的导言中这样说。  相似文献   
747.
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是悲痛也是革新。人们开始尝试从不同角度去面对灾难。"未雨绸缪"、"曲突徙薪"的成语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因其中道理真正行动起来的人并不多。人们总是按照习惯把房子建在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山脚下、半坡上、河谷里。以前,个  相似文献   
748.
第一次到这小溪边散步,是夏初。树林阴翳,鸣声上下,真是行人与昆虫禽鸟共乐的去处。美国马里兰州马里兰大学公园市(这个市就叫这么个名字)的这条沿溪延伸的小路,名"Paint branch trail",依其义可唤作"画中小路"。到了秋日,路边红黄绿紫交映纷  相似文献   
749.
《中国应急管理》2011,(11):56-58
尽管21世纪的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在遇到地震之类的自然灾难时,人类的救灾手段仍然相当有限,甚至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只能徒手实施营救。如何在未来的灾难中实现更高效、更快速、更自动化的营救,一直是科学家、工程师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出了许多创新性概念和设计,它们或将成为未来灾难营救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750.
汶川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空前的历史性灾难,我们都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面对。灾难发生后,灾区的人们大多亲眼经历了亲人的伤亡、家园的倒塌、城市的毁灭、自己的伤痛,这些很多人一生都不会遇到的经历,却在瞬间发生,可想而知它对人们心灵的冲击、心理的伤害是多么的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