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5篇
法律   110篇
中国共产党   712篇
中国政治   726篇
政治理论   151篇
综合类   1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2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抗战时期,在大陆的台湾人纷纷投身祖国的抗日洪流,并于1941年在陪都重庆成立台湾革命同盟会,集合各地区台湾人主要抗日力量,为抗战胜利和台湾的光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曾有某些分离主义论者声称台湾人对祖国抗战漠不关心,台湾革命同盟会的抗战史实充分证明了台湾人民对祖国和台湾的深厚感情,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台湾人非但没有缺席,恰恰相反,他们在反分裂、迎回归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2.
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党在西柏坡领导了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粉碎了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并解救了大批民主人士;纠正了解放区土改工作中"左"的偏差,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组建了中央统战部,精心安排和接待大批民主人士北上,共商建国大计;确立了一系列与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合作的政策。开创性地形成了万水朝东、众星拱北之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相似文献   
93.
尤广才 《黄埔》2013,(3):4-5
今天,黄埔军校离我们的视野越来越远了,黄埔同学健在的也越来越少了,然而,黄埔精神人们现在谈论得却越来越多了。这说明,黄埔精神已经穿越时空,继续散发着持久的魅力,产生着长远的影响。对于什么是黄埔精神,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尽管概括得不尽相同,但在爱国爱民、心忧天下,革命奋斗、不怕牺牲,  相似文献   
94.
近日,胡锦涛 总书记对学习宣传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宣传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医德,宣传他的爱党爱国爱民情怀.  相似文献   
95.
蔡明  张馨月 《广西检察》2014,(11):24-24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当代诗人臧克家的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一直在激励着年近退休的老同志珍惜有限的时光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96.
郭平坦 《台声》2014,(4):92-93
从1953年,旅日华侨、留学生从日本舞鹤乘“兴安丸”号分批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截至1958年,共有3840人回到祖国。在1953年以前个别回国的约有300余人,这总数达4000多人中大部分是台湾省籍同胞。如今60年过去了,这些台籍同胞回国后在各自岗位上默默无闻,尽心尽力。尽管他们曾遇到过困苦和挫折,但他们回国参加建设强大祖国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没有动摇,更无怨无悔。今天,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富强,这其中也有这些台籍同胞们的默默耕耘与付出。  相似文献   
97.
张莉 《世纪风采》2011,(11):3-8
老同盟会员、国民党元老续范亭,是一代爱国名将。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赞誉。而在血与火的斗争实践中,续范亭和毛泽东也结下了诚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9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公民层面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个字。这八个字,高度凝练、高度概括,而“爱国”又是公民层面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9.
在江苏省海安县东大街口,有一座保存完好的青砖建筑群,这里便是爱国老人韩紫石故居。  相似文献   
100.
王文圣 《工会博览》2011,(12):188-190
杨振宁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少年时即随父亲到处奔波,从美丽的清华园到战时的西南联大,再从山河破碎的中国到近现代文明典范的美国。然而,不管身在何处,扬振宁身上体现出来的亲情、友情和爱国情怀至今仍让我们感动和激动。亲情让我们震撼,友情让我们难以释怀,深深的爱国情怀让我们看到了他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