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尚志发 《奋斗》2006,(8):53-53
跪倒在莫斯科大剧院舞台上的人群里,竟然有夏里亚宾,连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敢相信。夏里亚宾是俄国白银时期最活跃的人物之一。当时的文学界、哲学界及音乐界都把他当作“自己人”.他的自由民主形象在俄国二月革命前后达到了颠峰。  相似文献   
32.
<正>近现代以来,屈原身上有两个标签,一是爱国主义志士,二是浪漫主义诗人。对于这两个标签,论者见仁见智。屈原实际的作为,有两点是清楚的。第一,他是楚国贵族和高官,人品高洁,遭谗流放,秦灭楚后忧愤自尽。第二,其作品极具楚人特色,想象瑰丽,情思飘逸,文字恣肆汪洋。屈原与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孟子和庄子比他年纪大,在世年份有重合,这三人都不曾谈及彼此,但足以引人遐思。我们或许可以说,在屈原身上,既有邹人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相似文献   
33.
正陈庆立,陈于彤二儿子。根据重庆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南方局党史资料·党的建设》、陈于彤在《回忆南方局》中《艰苦岁月的战斗》记载:陈于彤,南方局情报系统人员。1941-1945年及1946年秋-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安排,两度赴成都工作。与黎强联络开展情报工作是在1941-1945年间。陈于彤之前,是刘文哲与黎强联络,1945年陈于彤回南方局后,由蒲华辅与黎强联络。  相似文献   
34.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作为关于价值本质、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创造等问题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哲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的研究和讨论,深化了关于价值问题的认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领域,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定位和路径选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哲学学二题     
哲学学研究是我国哲学界新近出现的一个学术动向。文章探讨了哲学学领域中的两个论题 :一是有关哲学形态的 ,其中讨论了哲学的体系形态与非体系形态在表现哲学内容上的利弊得失 ;二是有关哲学比喻的 ,其中讨论了哲学的解释型比喻和表达型比喻在哲学文本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36.
法意思辨     
本文认为法律是调整社会有序运行的行为规范;法是一个过程,它是运动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它是辩证统一的、是可知的;它是真理与谬误、良法与恶法的对奕。  相似文献   
37.
38.
<正>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实施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成长更是大学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而在人才培养或者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多样的自主学习方法,能够迁移应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教研室在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支持下,结合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计划和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高校个性化发展研究"(CIA110148),在"哲学学院2012级  相似文献   
39.
自律与法律     
正中华传统文化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期望人们在自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从春秋儒学到宋明理学,都非常重视修身自律。一部《论语》,不过万言,多处谈到自律,孔子"九思",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对自己近乎苛求,从而成为至圣、宗圣。自律的模范有很多。方志敏是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他身居高位,掌有大权,却一直过着清贫朴素的生活,他认为"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这样的信仰支撑下,他不为外物所累,不为淫威所迫,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和《清贫》,一再表  相似文献   
40.
李孝阳 《世纪桥》2013,(8):79-80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诗词艺术实践贯穿毛泽东一生的奋斗历程,从诗与哲合一的视角审视毛泽东作为诗人与哲人的双重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精神世界,从整体上把握其雄泽沫慨而又不乏温柔细腻的诗词艺术和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