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新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为版面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待。在界定何为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特性基础上,解析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对版面设计的要求,即突出中心主题、主要的信息突出化;图片形象生动、新闻性兼具艺术性;增加版面亮点、精心描画各骨骼线;确保视觉流畅、版面条理清晰可见,并从形式内容统一、版面设计与新闻内容融合;色彩清晰明朗、注重整体和谐统一;巧用"留白"、突出主题、强化重点等角度探寻版面设计如何为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报纸还没有版面设计,新闻稿件排满报纸就行了。因为那时候的采编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水平还不是很高,如何在截稿期内把新闻采访好写好并印成报纸是大部分报社最关心的,而报纸的"外表"似乎并不太重要。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版面革新”的浪潮正席卷中国报界。大家已经深刻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许多报纸都在色彩、图片、标题、版式等版面因素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于是我们看到了浓眉大眼的《北京青年报》、精巧细致的《新民晚报》、清雅挺拔的《南方日报》等。但就总体情况来看,有的报纸版式风格还不稳定,版面起伏较大,有的版面“穿新鞋走老路”,从而导致了版面语言的不和…  相似文献   
14.
翻开如今的报纸副刊,大多千孔一面,相似的版面设计、相似的栏目设置、相似的文学体裁、内容相近的文章,抒发的是相同的情,记的是类似的事,大多停留在审美和情感的表层。这样的“千篇一律”,怎能有吸引读者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15.
读编往来     
<正>当代贵州杂志编辑部:作为贵州省委的机关刊物,《当代贵州》一直以来都是贵州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新年伊始,欣闻《当代贵州》全新改版,并有幸拜读了2015年01、02两期新刊,欣喜更甚,将感受与编者、读者分享。翻阅新刊,变化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目录当中,特别将"基层行·当代视线"栏目独立处理,配以与主题相关的图片,使之更加醒目,更具吸引力。而正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大》2012,(1):35-36
一本杂志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深刻而贴近现实的内容策划,同样离不开与刊物定位相适应的表现形式。《浙江人大》创刊10年来,所以赢得各方面好评,除了新锐、前瞻的内容,明快的版面设计功不可没。——编辑出版部副主任、版面编辑徐戎版面风格:简洁大气《浙江人大》杂志由报纸转刊而来。怎样放弃报纸的固有设计模式,结合人大杂志的性质、功能和特点,利用有限的视觉元素,  相似文献   
17.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版面设计新颖,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同时,所刊登的内容涌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投身新青海建设的方方面面,符合三贴近的要求,可谓我们党员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8.
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编辑负有对新闻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优化组合及美化包装之职责。而要完成好这一使命,编辑必须注意强化自己的“三个”意识,即新闻意识、策划意识和美化意识;只有“三个意识”均衡协调,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报纸版面。  相似文献   
19.
试论学报的版面语言、版面设计及审美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报的版面语言具有评价稿件、表达编辑思想 ;美化版面、吸引读者 ;展现个性、指导读者的功用。同时作为版面语言的设计须遵循内容与形式、编者与读者的互动、规范与个性、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思想性原则和整齐划一、对称平衡、虚实对比、组合分割的艺术性原则。美化学报版面应从封面设计、版式设计两方面入手 ,探索其蕴含的美学特征 ,提高版面形式的审美价值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期刊呈现内容专指化、出版周期趋短化、自身建设系统化、印刷开本国际化和外部形态高档化等趋势,对这些趋势给图书馆期刊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