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弘扬党的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联系习近平同志上世纪90年代初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提出的在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马上就办"的思想,倡导一种对工作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的精神,我们深深感受到这些重要论述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深入学习这些论述,理解和把握它们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2.
刘光前  刘逸 《新东方》2010,(3):35-38
饮食是生命之本。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在解决果腹问题以后,必然要求吃得好、吃得美、吃得有品位,吃的文化也不断发展丰富起来。饮食文化也叫烹饪文化,顾名思义,饮食是由饮和食构成的。饮通常指茶、酒及其他饮品;食专指主食和副食,而最受重视的则是菜式。人们在吃出文化的同时,也把对饮食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美学的层面,即从味感美学的高度去欣赏和评价饮食。  相似文献   
133.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社会的文化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都存在两极,先进、向上的趋善文化是一种正能量,相反,没落、腐朽的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糟粕,"贪墨文化"就是这种精神糟粕的集聚。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4.
<正>有些人很富有,但是他并不快乐,可有的人虽然很贫穷,但是他很开心。也就是说快乐与幸福其实并不一定和拥有物质财富的数量成正比。人生一世,会遇到好多烦恼的事、忧愁的事、痛苦的事,这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曾经在无意中读过一本叫做《秘密》的书籍。这本书告诉你:在你手上的,是一个伟大的  相似文献   
135.
人们普遍把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比作鱼水关系,群众是水,党和党的干部是鱼。而深厚的感情是保持这种关系长久不变的融合剂。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落实,任何宏伟蓝图都只是纸上谈兵。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牢固树立党同人民鱼水关系,血肉相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6.
"我们要拥有外形的财富,更要拥有内心的财富;要有自己创造的财富,更要有普及天下的财富,内心的喜悦、快乐比我们看到的物质财富更加重要。"——星云大师2013年2月,星云大师作为台湾宗教界代表,随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起访京,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星云大师送了习近平一幅题为"登高望远"的书法。  相似文献   
137.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从以财富体制为中心的改革向以人文体制为中心的改革转变时期。破除"以物为本"、"官本位",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必然是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核心;着力推进人文体制改革,必将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深深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事业。我们在取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人权等方面也得到了极大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一些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但在“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人权”这些价值上,似乎民主是最不能达成共识的。  相似文献   
139.
幸福指数     
《党课》2012,(4):50-50
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一种量化,即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他认为,幸福=效用/欲望。也就是说,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他还把影响效用的因素分为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40.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江西共大.1980年改为江西农业大学)是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一所半工半读新型学校。它自1958年创办至1980年改制,历时22年,为国家培养了22万余名相当于初技毕业至大专毕业、能扎根农村的建设人才。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它还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并摸索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成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