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马淑吉 《创造》2012,(6):86-87
以新的视角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十六大之后,我们党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把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认识上的新飞跃,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172.
《政策》2011,(10):1-1
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实力的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发展的快慢,而且要看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是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这一总目标、总任务.首要的是推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3.
社会心理需求是对人们社会心理反映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人的内在价值实现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可以说,这种社会心理需求与当前大力倡导和努力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全相适应、相一致的.它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74.
楚汉 《广东民政》2009,(5):27-29
随着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大量增加。公民生活总体条件明显改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处于贫困线以下。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形成和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75.
喻丹 《当代贵州》2011,(5):18-19
幸福在哪里? 在党委政府的施政纲领中,在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中,但最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里休闲娱乐里……  相似文献   
176.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50多年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培育形成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按照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部署,大庆油田牢牢抓住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核心,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油田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7.
在深入开展“四群”教育中,确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需要深入思考和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何为群众?“群众”一词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用社会学的眼光来看,“群众”是由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组成的。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7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对  相似文献   
179.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全体成员(师生员工)的一种共同追求,是学校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180.
方红 《学习月刊》2009,(22):112-112
一、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功能 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学校历代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高校必须重视大学实力的培育。校园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历代师生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