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8篇
中国共产党   159篇
中国政治   240篇
政治理论   81篇
综合类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五四运动所倡导的五四精神具有勇于担当、求真务实、勇立潮头、改革创新的理论特质,通过对五四精神的传承,可以培养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与时代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2.
103.
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其多维精神内涵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当前,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沂蒙精神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在新时代将沂蒙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4.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伦理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理解上出现了很多分歧,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伦理特质缺乏准确认知。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伦理特质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它是一种规范正义论,主要着眼于对现实社会的价值评价而不是事实描述;其次,它是一种社会正义论,超越了传统正义理论的法权结构框架,对社会本身进行价值指认;再次,它是一种类正义论,认可人是类存在物,采取类哲学思维对正义进行规定;最后,它是一种历史辩证正义论,认为正义是一个逐渐展开和实现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5.
两宋之际,南山律宗在杭州勃兴,但其祖承多有异说,于是元照律师楷定九祖,后经志磐、怀显等人演绎,再至清代文海福聚重振律学,律宗祖承方成二十一祖之式。宋代杭州律师昭庆允堪及灵芝元照便在二十一祖之列。两位祖师所传之律宗立足于杭州,师徒授受,精研律学,但又兼弘净土。概而言之,立足杭州、兼传净业便构成了宋代律宗传承的两大特质。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价值意蕴、表达形式和实践指向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进行整合和建构,从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制度形态和文化形态上建立观察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维度。既有理论支撑、实践指导和制度安排,又明确了主导力量、宏观方向和重点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凝结,也勾勒出社会主义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107.
108.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长期以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数百年来,孙悟空已经成为人民大众心中不可颠覆的"除妖降魔、顶天立地"的神话英雄。分析孙悟空"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英雄特质从何而来,循着孙悟空的成长轨迹,以他在《西游记》中先后出现的五个身份名称,即石猴—美猴王—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为主线,分析其与这五个身份相对应的自然自我—自在自我—张扬自我—膨胀自我—改变自我的演变进化过程,探寻孙悟空是怎样在艰苦卓绝的历炼中,最终实现超越自我的升华,塑造出世人交口称赞、叹为观止的英雄特质的。  相似文献   
109.
明代台阁体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特别是在永乐、洪熙、宣德之际,具有艺术内蕴和时代意义,并针对学界对明代台阁体是"诗盛文衰"还是"文盛诗衰"的分歧,进行辨析与解读,以期得出更加贴近历史真实面貌的认识,纠正历来学界对明代台阁体某些笼统且又偏颇的评价,作出有意义的学术判断,拓宽这份文学遗产的接收空间,充实明代台阁体研究。  相似文献   
110.
冯从吾秉承关学推崇《中庸》的遗风,以“理在解语内”的方式对《中庸》进行诠释.他的《中庸》学最突出的特质是本体与工夫的合一、重视“喜怒哀乐之未发”和以辩异端为务,这三者以最浓缩的方式彰显其学术旨趣.对冯从吾《中庸》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冯从吾的哲学特质和推进关学经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