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9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11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犯罪分子在作案现场留有大量的足迹,提取足迹常规方法为照相,但照相形成的足迹图像往往有承受客体颜色的干扰,使足迹图像所表现的特征不够清晰,从而影响了检验鉴定,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说明黑色即时贴能提取平面客体上的灰层加减层足迹,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2.
铁路刑事案件主要是指发生在铁路公安机关管辖的铁路站场、列车、线路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犯罪。由于在案件构成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铁路犯罪现场摄影应该根据铁路犯罪现场的属性来系统地记录现场状况。认识铁路犯罪现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是搞好铁路犯罪现场摄影的内在要求。铁路犯罪现场摄影特殊性主要是在拍摄铁路犯罪现场照片过程中,如何结合铁路犯罪现场构成的特性以及铁路犯罪现场存在、处置的条件和专业要求等来做好现场摄影工作。铁路犯罪现场摄影应按照及时、全面、客观、细致的要求来完成。  相似文献   
43.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犯罪活动也逐渐趋于智能化。鉴于此,公安工作应用高科技技术也是大势所趋,借助先进科学手段,提高公安部门的防范、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在公安工作的诸多领域中也体现出了非常高的价值。到目前为止,公安机关在制作现场案卷时,仍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一直未有很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44.
浅议现场犯罪心理痕迹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痕迹分析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新突破,具有重要的侦破价值。根据物质交换和转移原理,犯罪必留痕迹。犯罪行为遗留在现场的既有物质痕迹,又有心理痕迹。运用犯罪心理痕迹,可以刻画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确定案件性质,判明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提高侦查效益。  相似文献   
45.
《警界科海》2003,(1):12-13
2002年2月21日,《南方周末》援引美国联邦法官路易斯·波拉克所谓“石破天惊的裁决”,宣称:指纹鉴定不是科学,随后国内多家媒体相继转载,引起社会上的反响与关注。针对刑侦和司法领域广泛运用的指纹鉴定的科学性提出的这种质疑,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本刊特邀请3位专家对此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46.
47.
贾永生 《政法学刊》2004,21(3):76-79
模拟画像是实现对犯罪嫌疑人相貌视觉形象刻画的技术手段。模拟画像应成为犯罪现场勘查工作的一项基本的规范性内容。模拟画像技术要求勘查现场的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勘查重点有:(一)寻找、发现目击犯罪嫌疑人的受害人和其他证人;(二)访问、记录目击者对犯罪嫌疑人的感知过程;(三)提取、记录目击者对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的记忆;(四)对目击者的调查访问要讲究技巧。模拟画像在侦查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一)相貌学知识非常重要;(二)必须注意目击者的个体差异对模拟画像的影响;(三)证人之间不要有互相影响的情况;(四)对重要目击者的保护;(五)必要时重新进行模拟画像;(六)划定侦查范围非常重要;(七)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不能否定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48.
犯罪现场勘查若干理论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现场勘查理论研究滞后 ,是影响当前刑事案件现场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着眼于目前学术界及公安机关在具体案件现场勘查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问题 ,对犯罪现场勘查的若干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犯罪现场同其他事物一样,是一个独立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体系和结构。犯罪现场构成要素是现场勘查活动的认识起点和基础,对犯罪现场构成要素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传统的认识,应当着力于准确把握其构成要件在新时期的变化与发展,有效推进现场勘查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50.
蔡新建 《政法学刊》2003,20(5):63-65
犯罪现场勘查是多层次、多元素相互作用的复合体,是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在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涌现性反映突出。但同一群元素由于不同结构方式的相互作用,涌现出来的整体效应也各不相同。把握犯罪现场勘查中整体部分的结构方式,有助于勘查好犯罪现场,正确地解释犯罪行为过程,及时的发现和收集犯罪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