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62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15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10060篇
中国共产党   824篇
中国政治   4116篇
政治理论   469篇
综合类   6005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571篇
  2014年   1393篇
  2013年   1308篇
  2012年   1364篇
  2011年   1613篇
  2010年   1577篇
  2009年   1698篇
  2008年   1674篇
  2007年   1366篇
  2006年   1263篇
  2005年   1097篇
  2004年   1045篇
  2003年   1198篇
  2002年   1076篇
  2001年   985篇
  2000年   905篇
  1999年   340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王萍 《桂海论丛》2021,37(2):102-107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文章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总体思路着眼,归纳总结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亮点,如进一步强化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职责,建立了家校合作机制,重新定义了严重不良行为,明确了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实施主体,明确了专门学校及专门教育的地位并对专门学校的入学程序进行完善,对严重不良行为进行分级矫治教育并增加了专门矫治教育,与其他相关法律充分衔接促进了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一些思路,以期为今后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32.
近年来,"校园霸凌"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其引发的社会各界讨论也层出不穷,由于社会转型所导致的诸多社会问题的间接影响,以及教育模式、理念的缺陷,使得"校园霸凌"在校园中滋生恶化。究其本质而言,"校园霸凌"就是"社会霸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恶性的违法行为。文章通过对"校园霸凌"的综合性探讨来理清这一现象的成因以及危害,研究在处理这一问题的现实困境,试图从法律、政策、社会机制等方面入手,为防治"校园霸凌"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933.
随着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犯罪作为金融犯罪的新形态,呈现出高发态势。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融资极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了有效防止该类犯罪的出现,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下,需要对其予以准确界定,并把握好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934.
谢澍 《证据科学》2015,(5):577-587
1949年之后,大陆与台湾地区刑事法领域产生理论分野:前者学习苏俄,在犯罪论体系上,形成"四要件"的耦合式平面结构,具有强烈的入罪倾向,而在证明模式上,强调证据链条形式上的相互印证,表现出一种异化的"整体主义",缺乏认知融贯性的同时忽视原子分析;后者继受德日,在犯罪论体系上,形成"三阶层"的开放性递进结构,凸显类型化思维,而在证明模式上,注重对个别证据的审查判断,在证明模式的初始化过程中具有"原子主义"色彩,并有序地向"整体主义"过渡。作为约束实体认知与程序指引的"指导形象",犯罪论体系与刑事司法证明模式的不同选择,导致两岸刑事司法实践样态存在差异,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交错适用之效果,也在法官认知过程中得到集中呈现。  相似文献   
935.
暴力犯罪作为一种传统的犯罪类型,一直是国家预防和打击的重点。新的社会条件下暴力犯罪表现出许多新特点。流动人口暴力犯罪占比较大;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上升,低龄化趋势明显、暴力程度日趋严重;犯罪嫌疑人受教育程度低,大多无固定职业,经济状况较差;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为暴力犯罪的主要发案区域。为有效提升控制犯罪的能力,宏观上应当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微观上应从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流动人口、青少年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936.
兴奋剂和毒品在物理属性和法律性质上都属于不同的两种物质,我国《刑法》在特定章节专门规定了毒品犯罪,而兴奋剂领域的犯罪却存在立法空白,导致在相关行为的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模糊不明.因此,《刑法》必须明确非法提供兴奋剂的犯罪和刑罚,从源头上打击兴奋剂犯罪,生产、销售和组织、引诱、教唆、欺骗、强迫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使用兴奋剂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结合国外兴奋剂犯罪的相关立法,根据我国《刑法》的现有罪名和《反兴奋剂条例》的规定,对犯罪行为和犯罪主体的范围以及刑罚的设置进行立法探索.  相似文献   
937.
静态警务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警务执法环境,必须通过不断变革方可加以完善。英国政府通过激进的警务改革,使地方层面的警察管理体制和治理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在国家层面对警务机构进行了重构,从而绘制出全新的警务图景。英国的警务改革对我国警务改革有不少借鉴意义,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中我国要推进立法完善,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强化民本警务。  相似文献   
938.
龙勃罗梭及其学说在中国之命运变迁,是中国犯罪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中国犯罪学以译介龙勃罗梭著作和理论为开端,其夭折也以批判和否定龙勃罗梭及其学说为先导,而其再生与发展同样是以对龙勃罗梭的肯定和客观评价为重要标志.因为龙勃罗梭,犯罪学始成为科学.遗憾的是尽管龙勃罗梭的学说传入中国已逾百年,但是当代中国犯罪学总体仍然处于形...  相似文献   
939.
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皓 《犯罪研究》2007,(2):50-53
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技术本身的准确信和可靠性以及适用的灵便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由安全性问题引发的网络犯罪已趋多发态势。目前,我国对于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尚无专门的法律规定,导致了广大司法工作者在办理网络犯罪案件时无所适从。本文尝试从剖析电子证据的本质概念入手,着重就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开展电子证据的收集、审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40.
论街面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社会型态逐渐由静态社会向动态社会转变。街头犯罪这一新的犯罪形态也呈现上升势头。街头犯罪的特点是:发案高、报案少、犯罪黑数高,作案人员以流动人口为主,作案过程短、逃离现场快、跨区域作案,人员流动性大、调查取证相对困难。安机关需要探索建立以街面犯罪情报信息为基础,由情报信息主导侦查,综合运用巡逻堵截、视频图像监控、便衣侦查、专案侦查、专项斗争、公开悬赏等侦查措施相互协调而形成的侦查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