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2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正> 前言我国的违法犯罪现象与社会变化同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变化引起人们生活需要的变化,当然也使得犯罪现象发生了变化。但是,与近年来社会变化异常激烈相比,法与执法的变化却较小,而且相当缓慢。法与执法本来就有强烈地保守性,具有维持现状的性质。因此,在现代社会,往往易于发生个人需要与法以及共他社会规范相互矛盾的问题,对于"一过性犯罪化"的批判和认为"一过性犯罪"不是犯罪"的主张,就是由于这种历史背  相似文献   
52.
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上升的趋势给我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和长期稳定,我们在实践中已经采取了很多的做法,也进行了社区矫正方面的尝试,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形成新疆特色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犯罪者的社区矫正体系,将其改造成为明天的守法公民.  相似文献   
53.
王新平 《内蒙古检察》2002,(6):27-29,32,33
刑罚个别化问题,不仅是现代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为许多国家的刑事政策和刑事立法所关注,也是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的专门原则。所谓刑罚个别化,是指法院(法官)在具体适用刑罚时,应充分考虑犯罪者的“个人情况”,从而使刑罚的轻重与犯罪及犯罪者“个人情况”所表现出来的人身危险性大小相适应,以实现刑罚特殊预防之目的。  相似文献   
54.
侯智 《天津检察》2009,(2):14-14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反商业贿赂的立法从无到有,已经初步建立起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体系。然而,面对目前商业贿赂愈演愈烈的趋势,现行的反商业贿赂立法还存在着诸多缺陷。经过调研,立法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现行商业贿赂的法律界定不够准确全面,对商业贿赂中受贿主体的界定过窄,对商业贿赂的形式界定过于简单:第二,立法所设定的行政、刑罚措施过宽,缺乏对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者的震慑:第三,没有专门法,而是散见于刑法和其他民事、经济法律法规中,且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规定政出多门,自相矛盾,严重影响执法、司法的效力。  相似文献   
55.
无论是品行,还是学问;无论是做人,还是为官:赵有生都曾堪称优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年过半百,失节折腰,毁了一世清名。痛定思痛,赵有生回首一生,悲恨交加……  相似文献   
56.
蠢贼     
郭国松 《廉政瞭望》2013,(12):72-72
很多人或许听过“神偷”的故事,这多半来自江湖野史。其实,“神偷”不常有,“神探”也没那么玄。有时,警察之所以能把一起案子破了,除了经验主义和科学手段外,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犯罪者的低能。在现实中,高智商的“神偷”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都是遍地证据的低能的犯罪,就像家里那只调皮的猫咪一样,它躲在凳子背后,大尾巴露在外面,  相似文献   
57.
日前,北京核心城区东城区的检察院发布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女性职务犯罪案件近年明显上升,而其中一半以上是贪官的情人。东城区位于北京的核心区域,辖区内部委等国家机关相当多。东城区检察院的调研显示,2010年至2012年,该院立案查处的女性职务犯罪嫌疑人中,大部分女性职务犯罪是在30岁至50岁之间发生的。而这些女性涉案人员中,绝大多数是共同犯罪。而50岁以上的女性职务犯罪,多是单独完成。  相似文献   
58.
松永荣治  卜康 《中外法学》1988,(3):29-38,28
<正> 第四编关于犯罪及对犯罪者处遇的国民意识最近,我国的犯罪形势,如果从整体来看,大致处于平稳的状态。我国社会治安之所以能大致良好,是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国民性、地理条件等等因素所形成的。但是,此外也是由于广义上刑事司法的诸机构的有关人员努力的结果,即犯罪的准确检举、审判公正性的实现,以及对犯罪者适当的设施内与社会上处遇的实施等诸种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59.
青少年犯罪历来是全球瞩目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十分突出,且有低龄化、暴力化、严重化的趋向,这不得不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病态,虽有其自身发展所决定的人格特点,更有其赖以产生的广泛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犯罪社会学理论研究中较突出的法国里昂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卡萨尼认为:“制造犯罪者是社会,引诱人并将其推向犯罪的也是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犯罪正是在特定情景下,作为社会脆弱群体的青少年缺乏支持而导致社会化过程失当的反应。于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即如何构建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支持系统,防患于未燃,以期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0.
<正>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废除死刑的呼声越来越高之时,美国对未成年人(指不满18岁的人)判处和执行死刑的问题不能不引起全世界人民的不断注意。一、美国未成年人死刑的历史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执行死刑的未成年人是托马斯·格兰杰。他于1647年在普利茅斯城因犯有兽行罪而被执行死刑,时年16岁。最近一个被执行死刑的是杰伊·凯利·平克顿,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