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7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欧盟环境法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欧盟环境法在法律体系、主体、强调环境法治和重视公众参与等方面的特点 ,介绍了欧盟环境规划和环境标准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重点阐述了欧盟范围内个人和单位在环境法方面的主体资格、欧盟环境立法的民主机制及欧盟成员国环境法的趋同化趋势。认为重视和加强对欧盟环境法的研究 ,从中吸收其有益经验 ,对于发展我国的环境法、正确协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环境关系、正确处理中国与欧盟及欧盟成员国的环境贸易关系、促进中欧环境贸易工作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2.
鲁世平 《政法学刊》2009,26(3):74-7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法律体系。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合宪性原则。同时,已经建立起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监督,各级政府负责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环境管理体制。但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3.
本文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简要分析我国环境政策制定的背景,结合特定时期我国国情和历史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肯定环境政策作为国家机器实施公共管理职能的工具的适当性和合理性。然后从几个重要的方面分析了我国环境政策面临的诸多问题,认为政策这种工具在某种程度具有的一定的滞后性和缺失性。  相似文献   
34.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环境法在创制和施行中必须遵循的具有拘束力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准则,其既是环境法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又是环境法本质、技术原理以及国家环境政策的具体反映。它有着地位上的基本型、范围上的特殊性、实效上的特殊性和内容上的抽象性四大特点。而公众参与原则,作为环境法基本原则之一,在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中就有着明文规定。2002年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更是首次明确确立了公众参与条款;2006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又专门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以便公众参与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5.
基础理论是一个部门法建设和发展的前提,而对该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反映一门学科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环境法发展至今日,仍未形成统一的,符合环境法发展方向的基础理论,这也是学界争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在比较分析各种观点的同时,提出以人本主义重建我国的环境法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6.
吕忠梅 《中国法律》2008,(5):18-20,77-80
一、问题的提出 自环境问题产生以来,侵权行为法一直担当着解决环境纠纷的重任。从环境法的发生学角度,正是为了应对运用传统侵权行为法理论无法完全解决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的难题,才出现了环境法这样一个新兴的法律领域。这表明,环境法与侵权行为法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是侵权行为法应对环境问题的不足而产生了环境法,另一方面是环境法又促进了侵权行为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既定目标。本文就现阶段出现的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予以阐述,并从立法制度建设、环境执法与司法等方面提出了的对策,并进一步探析了今后的长远发展的潜力,并提供了作者的一些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38.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是国际环境法大厦的基石,也是国际环境法研究的逻辑起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在逻辑上首先必须符合法的基本原则的范畴;其次,应当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下位概念;最后,必须体现国际环境法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内涵到外延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科学重构,以期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概念界定是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工作基础。本文根据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科技背景、渊源和演变,结合已有的国际立法经验,指出"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为使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在研究、开发、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等过程中受到安全控制,防范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以及救济转基因生物所造成的危害、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并由此明确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调控对象和范围。  相似文献   
40.
中华法系是以义务承担为核心组织起来的,是义务本位的典型范式。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这两种法律思想和范式,对当代人类所遭遇和面临的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某些法律部门,如环境法应该是义务本位的,而非权利本位。环境法的义务本位之回归,对于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意义。人权法的义务本位,意味着国家要承担保障人权的义务,这正是今天作为人权保护主要法律渊源的国际公约强调的重点。以上正是中华法系义务本位、和谐理念的当代价值之所在的二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