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7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我国政府在1994年确立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法本质内在的决定了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保障,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及未来经济法的根本目标。经济法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反映着经济法的应然规定性,该理念下经济法的价值追求表现为最大程度地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持续实现,这种价值追求已深入到经济法学研究、经济法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应成为经济法学和经济法的灵魂。  相似文献   
42.
43.
非歧视原则指的是一国应同样对待污染或有害环境行为的国内或跨境影响,其实体规则要求国内法的标准平等适用于非本国居民,程序规则要求一国向非本国居民发出通知、允许其参与决策程序并提供损害救济。它向国际环境法提出了关心个人权利的要求和提供了解决国际环境纠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4.
刑事责任归责原则经历了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的变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原则的确立标志着刑法科学与人权保障的进步。但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美刑法开始突破这一原则,出现了严格责任原则。它经历了从绝对严格责任向相对严格责任的发展,基于功利主义的哲学观,严格责任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尽管人们对它的评价不一,但仍在英美法系的司法实践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西方环境刑法领域,它具有一定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45.
《上海人大月刊》2001,(3):20-20
入世后,中国环境法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既有世贸组织法中环保条款的固有缺陷因素,又有我国环境立法不完善因素。  相似文献   
46.
环境法学术研究及其制度建设若想取得实质性进展,离不开正确方法论的支撑。首先,离不开方法论的两极分化与相互协同。环境法方法论上的两极分化与相互协同主要包括"形而上"与"形而下"方面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方面的分化与协同;其次,环境法学术研究需要正确理解环境法哲学的"根"与"用"的关系,环境法制度构建需处理好人类生态自由意志与生态自由限制的平衡;此外,还需要环境法学科与其他传统法学学科间在研究方法及制度构建上的沟通与协调。  相似文献   
47.
48.
49.
李姗姗 《法制与社会》2011,(11):257-258
伴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全球性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应对其带来的危害,各国开始纷纷倡导低碳经济,环保节能等。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的概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用于国际环境法中成效良好,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概念的演变,再结合形势探讨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期推动该原则的改善。  相似文献   
50.
环境法律和政策的核心是作出艰难的决策,它需要全盘考虑科学、经济、法律和政治问题,更不用说不可避免的权衡问题。虽然环境法可能具有让人畏惧的复杂性,但实践证明理解机制选择可以简明易懂。或许让人有点惊讶的是,只有5个基本的政策机制扮演角色,这些政策机制通过一个简单的"5P’s(The Five P’s)"框架可以被有效的讲授。5P’s包括指令性规范、财产权、经济惩罚、财政支付和说服。几乎没有哪种机制是解决某一问题的最佳工具,机制选择面临诸多挑战在于识别每种机制内在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