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97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84篇
各国政治   277篇
工人农民   298篇
世界政治   9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0篇
法律   6800篇
中国共产党   8671篇
中国政治   10706篇
政治理论   2777篇
综合类   419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564篇
  2020年   497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565篇
  2015年   1040篇
  2014年   3093篇
  2013年   2734篇
  2012年   3181篇
  2011年   3164篇
  2010年   2760篇
  2009年   2772篇
  2008年   3255篇
  2007年   2449篇
  2006年   2085篇
  2005年   1553篇
  2004年   1297篇
  2003年   1000篇
  2002年   782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刑事诉讼告知义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告知义务是国家赋予国家机关(含警察、检察官及法官)告知被追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相关的事实、理由及权利的义务,是国家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的关照、帮助被追诉人实现其权利的一项特别义务。设定国家机关的告知义务,有利于保障被追诉人充分行使其权利。不论是国际公约还是一些法治发达国家都有关于告知义务的明确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告知义务的规定相对简单,应参照并借鉴国际公约及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予以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62.
熊辉 《求知》2006,(10):10-11
一、树立“赶考”意识,是执政兴国的内在要求 早在新民主主义胜利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向全党同志提出了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要求。在随后的时间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赶考”、“考试及格”、“考个好成绩”来自勉、自励。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相继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精神”和“拒腐蚀,永不沾”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精神”等。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赢得了人心,出现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相似文献   
63.
放学路上,小学生神秘失踪 2006年3月6日下午5时50分,安徽泗县公安局山头派出所接到县局110指挥中心电令:你们山头镇大柏村一名叫木久于的11岁三年级小学生,中午放学后一直没有回家,下午也没到学校上课,现在下落不明,请速协助查找。接报后,山头派出所迅速安排民警着便装赶到该村,展开调查工作。民警们兵分两路:一路来到木久于所在的大柏小学了解情况:另一路前往失踪人家中及周围群众走访调查。此刻,校方也在发动全校师生四处查找,查遍全村的角角落落.结果一无所获。这时,在外地打工的失踪者的父母,接到电话后,当即启程赶往家中,连夜跑遍查找了所有的亲威、同事、朋友以及失踪人可能去的地方,最后还是没有任何线索。  相似文献   
64.
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重温“两个务必”,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权为民、情为民、利为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的具体化,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扎扎实实地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要求,必须牢固坚持“三为民”的执政理念。权为民所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为民所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权力观。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正确权力观,首要的是明确权力是谁给的。上个世纪,抗战胜利的时候,有个美国记者问毛泽东:“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斩钉截…  相似文献   
65.
邓友梅的《在悬崖上》是百花时期的一篇“写人情”的小说,作品反映了第三者介入后浪子回头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图在情感的视角下观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指出其在妻子和加丽亚两异性的情感旋涡中打转的悲剧性,进而揭示其人生悲剧的总根源在爱情理念的缺失。  相似文献   
66.
方志敏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乍看来风马牛不相及,属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概念。其实,人们完全可以从中找出二者属性中的共同点,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道德风范。从这个共同点出发,纵观方志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不难看出:方志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血脉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道德风范的结晶,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血脉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道德风范的总结,因而也就不难将二者联系思考,比较研究,从中择其要领,凸现亮点,探寻出一些内在规律性的东西来。本文将就此作“原生态研究”,提出一些看法,与同志们共商。  相似文献   
6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三个代表”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68.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研究江泽民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启迪人们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人的发展规律和作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  相似文献   
69.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和对资本主义深刻批判基础上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自由发展比全面发展更重要。因此,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讲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70.
“执政为民”是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学习“七一”讲话,深感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清晰而又坚定。从十六大闭幕至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向全体中国人民展示了新的执政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