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69篇
工人农民   90篇
世界政治   2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3篇
法律   2544篇
中国共产党   3507篇
中国政治   4452篇
政治理论   1148篇
综合类   204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850篇
  2013年   1009篇
  2012年   1190篇
  2011年   1152篇
  2010年   1066篇
  2009年   1085篇
  2008年   1418篇
  2007年   1088篇
  2006年   990篇
  2005年   792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新安全观形成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对新安全观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体现了执政党国际理念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92.
刚刚独立生活的住校大学生,消费理念不够成熟,以下这几项“多问”,可以为我们在消费中积累经验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当代广西》2006,(24):18-18
为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适应新时期学籍管理工作的要求,最近,自治区教育厅重新修订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和关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等弱势群体的管理理念。照顾特殊群体对农民工子女要一视同仁《办法》对一些特殊群体学生的学籍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它首次规定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其他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在收费、学籍号编序、入团入队和评优等学籍管理方面要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99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政法队伍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抓住了政法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995.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的方针和原则。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吸取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96.
《两岸关系》2006,(6):F0004-F0004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2004年。其前身为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公司在发展中,积极引进国内处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经营机制,溶入了北大荒精神,形成了“艰苦创业,勇于奉献”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997.
赵迅 《求索》2006,(12)
社会公平的本质诉求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均衡。我国社会分配不公与过往分配政策与发展理念在经过一定发展时期后所呈现的负面性不无关系。社会公平的实现需良法之治。法的良善标准是:体现人类正义;反映人民利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8.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的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要从更新教育理念入手。  相似文献   
999.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把蕴涵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000.
教育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密切相联,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谐的基础教育应该是公平的教育,义务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和谐的基础教育,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为动力,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无差别和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