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2019年你都看了哪些好书?你邂逅了多少好书给你惊喜?2019年的图书市场异彩纷呈,好书不断,这是图书的盛宴。在过去的一年里,如果你曾经错过它们,可以在年末将它们拾起,翻开,去看看书里那个不一样的世界,如此美丽。《病玫瑰:疾病与医学插画的艺术》[英]理查德·巴奈特著,郭腾杰译理想国·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9年7月。  相似文献   
52.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理想国的哲学基础是公民三等说,其法哲学基础是正义论.柏拉图的国家正义论对后代政治思想与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3.
人类一直在追求“理想国”。近现代中国,始终在为建设富强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拼搏,不甘屈辱,不甘落伍,一直在落后中反思,在苦难中求索,在屈辱中奋起,在曲折中前行。今天之中国,终于走在了通向“中国梦”之峰的“山坡上”。这是建设现代化理想的“半山坡”,  相似文献   
54.
55.
“和谐教育”起源于希腊语“calocagatia”一词,是指健美体格和高尚情操的结合。最早全面阐述和谐教育的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应通过德、智、体、美诸因素使受教育者养成“身心既美且善”的人。在现代教育中,实施和谐发展教育,使学生在和谐的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56.
思想史上长期把柏拉图看成乌托邦的鼻祖,而历史上学者把柏拉图视为乌托邦主义者,并纷纷效仿。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是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政治产物,同时也是对其老师柏拉图《理想国》的理想主义政治反思的成果。本文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认识和学习,对其政治思想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7.
何家枢 《学理论》2013,(17):22-23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论述的正义论是其伦理观点和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柏拉图在《理想国》的谈论中带领人们脱离感性世界,通过对灵魂和国家正义的探讨,为人生和社会设计出了一个理想的模型。正义论强调人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人各司其职,为社会共同体的幸福致以最高的努力。然而,在其论述中却不难发现其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58.
柏拉图是西方正义思想的鼻祖。他通过对当时几种流行错误正义观的批判,得出自己的正义观,提出了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本文从正义与非正义的博弈、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博弈的角度,来深刻分析柏拉图的正义观,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9.
李威 《南风窗》2012,(19):77-79
当年曾将南方证券等一大批券商送上绝路的资产管理业务再度兵临城下,监管层旨在推动券商转型,但现实与公文理想国之间,仍有很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60.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精髓集中地体现在《理想国》第六卷和第七卷。他关于太阳的比喻,关于分割线的比喻,以及洞穴的比喻,都是为了说明其形而上学核心理念的。到第六卷结束,格劳孔已经完全接受了苏格拉底的观点。第七卷开始,柏拉图继续让苏格拉底给格劳孔讲故事,讨论受过教育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本质上的差异,引出其著名的洞穴比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