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48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238篇
各国政治   287篇
工人农民   573篇
世界政治   11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4篇
法律   6292篇
中国共产党   13386篇
中国政治   13725篇
政治理论   5190篇
综合类   9179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644篇
  2022年   636篇
  2021年   709篇
  2020年   706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671篇
  2015年   1335篇
  2014年   3258篇
  2013年   2961篇
  2012年   3834篇
  2011年   3668篇
  2010年   3710篇
  2009年   4051篇
  2008年   4840篇
  2007年   5049篇
  2006年   3553篇
  2005年   2111篇
  2004年   1693篇
  2003年   1475篇
  2002年   1620篇
  2001年   1256篇
  2000年   924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才亮 《中国律师》2006,(11):11-11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近些年来,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中的问题十分严重,“征地坑农”,“拆迁扰民”已是难以掩盖的事实,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2.
马启龙 《工友》2006,(10):25-26
新形势下,武钢工会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形成了“四个每一天”国企工会工作新模式。即:“让职工立足岗位干好每一天,关爱职工每一天,让职工快乐每一天,创新工会工作每一天”。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推进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干好每一天”在职工权益与企业发展这一对矛盾中,发展始终是主要矛盾。发动职工“立足岗位干好每一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质上是工会维权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93.
李抒望 《前进》2006,(11):40-4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个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在学习《决定》的过程中,搞清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对两者的关系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就能越自觉、越坚定。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体两面,相得益彰,是辩证统一的,其内在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4.
随着诉讼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证据立法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证据法学也成为诉讼法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一时之间,关于证据法学的理论专著及相关教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术观点各擅胜场。在诸多争议焦点中有两个问题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诉讼证明的理论基础,一个是证明责任的概念范畴。笔者不揣浅陋,对这两个问题略抒己见,以就教于师长同仁。  相似文献   
9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在江泽民同志的倡导下,“与时俱进”已成为当代中国最响亮、最具影响力的语言。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何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这已经成了人们经常思考的重大问题。最重要的是,应该深入思考实践及其发展变化同与时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以人为本--目标管理的精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综合性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其理论来源于行为主义阶段“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和“Y理论”。在实践中,目标管理之所以会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将人视为管理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并且自始至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说在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相似文献   
97.
邓小平的价值观,融合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贯穿于邓小平人的价值观中,是邓小平人的价值观的核心,在邓小平心目中,人民利益是他思想行动的最高准绳,是他对人的价值判断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邓小平关于人的价值理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常人方法学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理论总是试图清晰地描述并解释社会行动及由此产生的复杂的生活世界 ,在熟知的基础上达到真知。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在这方面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 ;而 5 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常人方法学理论则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 ,并在“权宜性行动”、“索引性”、“反身性”等概念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社会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常人方法学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路径 ,但是它并没有完成给自己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99.
探析道义逻辑的哲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渊源上以“权”理论取代可能世界作为道义逻辑建构的理论依据,从而可以构造出实用性强的道义逻辑语义理论,因而是一种可以探索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0.
随着中国的崛起,国家安全结构和经济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中国公安面临一些矛盾和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全国"二十公"提出重视社会科学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加强公安理论研究,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要求,为构建中国特色公安哲学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构建中国特色公安哲学,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立足于中华文化主体性;二要以推动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为长远目标;三要善于发掘和运用中华文化中的哲学理念;四要追求"天下太平""和谐"的社会理想主义;五要将以人为本的社会关怀作为中国公安哲学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