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1023篇
中国政治   305篇
政治理论   411篇
综合类   3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搞好教学的关键,科学的理念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新颖的形式是搞好教学的助推器,扎实的科研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2.
从独白到复调的转换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基本状态,这已被经典社会理论家们所阐发,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塑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复调社会条件.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教材、教学过程等方面呈现出独白性特征,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一元引领带来阻滞.通过搜集和激活课堂异见的方式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论辩式教学是呼应当代复调社会条件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信仰是一种狭义的教育信仰,是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活动及其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与教育信仰一样,它具有三维立体结构:教师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确认、情感体验和行为追求。教育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经师"走向"人师"的力量源泉,从职业上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精神动力,从"有限"走向"无限"的桥梁。  相似文献   
54.
陈敏  唐黎明 《传承》2012,(10):46-47,57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目前实践教学存在教学活动主体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缺乏连续性,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整体实践观和具体实践教学、体验式实践教学与研究性实践教学、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等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55.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中喜闻乐见,就对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从高度、广度、深度和细节方面展现出教学的智慧,则可以显著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6.
张丹丹 《世纪桥》2013,(15):45-47
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随着网络的普及、微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平台来开展。中央16号文件和"05"方案都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努力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色模式。基于微博平台的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就是在认真领会上述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所做的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57.
高校挖掘自身办学历程中的红色档案资源,并将其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有助于充实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顺应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帮助学生抵御错误思潮的冲击。以红色档案助力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要让红色档案走进高校思政课课堂,又要让思政课教学走进红色档案场域,同时以"互联网+"思维打造红色档案助力思政课教学的常态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8.
"互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之上,并与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和分析"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提供路径,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和教师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我们必须通过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教师自我革新能力等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注入新活力、打造新生态、提供新动力,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中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对实践关系,每对关系对应各自的主体与客体,三对关系相互制约,使主客体呈现独有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厘清以上主客体关系及其制约机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角色分工与功能定位,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0.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价值导向性与内容权威性的融合、教材基础性与教学创新性的契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门课的结合,让学生真心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从中受益终身,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与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