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8篇
各国政治   72篇
工人农民   88篇
世界政治   1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1篇
法律   724篇
中国共产党   2964篇
中国政治   3173篇
政治理论   1185篇
综合类   174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576篇
  2012年   674篇
  2011年   678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770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521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42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世纪的历史剧争论经历了40年代发端、60年代激化、80年代深化、90年代反思等具有明显阶段性的发展,产生了丰富的史剧观,如古为今用、"失事求似"、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典型化"、"传神史剧"等主流观念,以及"伟大性"、"非历史化"的"假定性"、"寓言说"、"观众认可度"等非主流认识.争论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过分强调类比现实、缺乏体制意识、忽视文人艺人比较、封闭性明显、宏观研究不足等,限制了争论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32.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出和阐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它包括优越性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优越性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优越性的基本思路、方式和战略性措施。这一切对于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3.
以屈原为代表的作家创作的楚辞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自两汉以来,被后世文人以各自的方式在不同的层面上加以接受。南朝齐梁之际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较为全面的总结了前代楚辞研究成果,其在《辨骚》篇中所提出的观念对后代影响深远,在楚辞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从分析刘勰在《文心雕龙》其他篇目涉及楚辞作品及作家之处入手,再结合《辨骚》,讨论刘勰的楚辞观。  相似文献   
134.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和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 ,要因地制宜 ,持之以恒做大企业 ,广泛聚集做强产业。要创建优越的体制和政策 ,建设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35.
史轩 《当代广西》2006,(13):14-15
85年前,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升起了第一面鲜红的党旗,从此,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中国最先进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36.
一、摆正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切实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过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党风廉政建设二者并不矛盾。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全面实施。要克服将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对立起来和“抓党风廉政吃亏”等各种错误认识,防止和纠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手软一手硬”和不顾大局利益等倾向。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中考虑,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党风廉政建…  相似文献   
137.
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青年承担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我们所处的大时代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时代 ,小时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发展中竞争的时代。青年要理论联系实际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观。  相似文献   
13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我国长期以来缺乏有效而完善的宪法监督制度,严重损害了宪法的权威和尊严,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的进程。作者认为,这种状况是由中国儒家法律文化、德治观和义务本位观合力所造成的。而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途径就是建立完善的宪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9.
今人所言“与时俱进” ,在古代《易传》一书中叫“与时偕行” ,如 :“损刚益柔有时 ,损益盈虚 ,与时偕行。” (《彖传·损卦》)“天施地生 ,其益无方。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 (《彖传·益卦》)“‘终日乾乾’ ,与时偕行。” (《文言·乾卦》)《庄子》书中的《则阳》篇也有“与世偕行而不替 (废 )”的说法。后世不少思想家均有所发挥 ,如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在其《周易内传》一书中说 :“既损既益而时因以变迁 ,则损益行而时因以偕行也。” (卷三 )古之“偕行” ,即今之“俱进”之意。欲了解古代之“与时俱进”观 ,须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 ,趋时…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