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42篇
世界政治   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326篇
中国共产党   607篇
中国政治   1040篇
政治理论   231篇
综合类   3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工业文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工业文明的弊端却导致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人类社会产生了发展和生存的矛盾,正是矛盾的出现和解决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12.
苏平富  苏晓云 《求索》2010,(9):135-137
后马克思主义者齐泽克以阿尔都塞和拉康的理论来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其核心主题是把意识形态与人的生存境遇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人之生存的一些基本样式如误认、命运、自由、崇高乃至死亡都与意识形态有着密切地关联,人是意识形态的动物。他的这一阐发把意识形态看成是一个生存论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213.
《荀子》文本所呈现出的功利文艺思想是荀子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以"人性"与"生存"的理论视域切入文本,对人性本质论、性恶欲望论、天人关系论以及社会生存论这四个主题论域进行阐析,从而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教化转向,建构完整而和谐的社会功利秩序。在"功利"与"审美"的悖辩中,诠释了荀子功利文艺思想审美发生的理论缘起,也夯实了荀子功利文艺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214.
薛芳  曾霞 《民主与法制》2008,(21):54-56
服刑人员的子女安置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在监服刑人员的改造效果,而且会增加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湖南省女子监狱决定对在押服刑人员子女的就学情况进行一次深度调查,并提出用“阳光助学行动”来解决家庭困难的服刑人员子女的就学困难。  相似文献   
215.
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中国许多地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216.
建设绿色北京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关乎全球共同利益和人民福祉。当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正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217.
当笔者第一次听到我区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合山矿务局改国有企业为民营企业时,不由得心里一惊:这是真的吗?政策允许吗?全国同行有先例吗?改制后能生存发展吗?……一连串问号不由得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218.
多元化的生活境域要求人的多元化生存。人类历史运动经验和精神探索的成果证明健全的个人理性是多元化生存的精神根基,提供这样的精神根基是近代中国人已经提出但是迄今未能完成的历史课题。借鉴西方人个人理性建构的历史经验和思想内涵,改造中国传统共名理性以建构健全的个人理性精神体系,进而塑造具有健全理性的个人和社会、民族、国家是多元化生存下的道德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219.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周围世界”的分析揭示出“此在”的世界不是一个“私人世界”,在其爵常生活中首先遇到的是具有指涉功能的“用具”,用具处于“用具整体”的关系网络并显示出这一关系中的“他人”,由此构建出了新的“交互主体性”形式——“他人”本质上与此在“共同在世”。然而萨特在《存在于虚无》中认为,“为了使对象显现为被制造的,别人应该首先以某种别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首先不具有一个对“他人”的经验,那么“用具”与自然物将没有分别。如果这一批判成立,《存在与时间》中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将失去最重要的基础。本文试图表明,萨特混淆了《存在与时间》中“生存上的”与“生存论上的”的区别,从而得出了无效的批判。  相似文献   
220.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空间,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