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1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75篇
世界政治   2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篇
法律   1260篇
中国共产党   5346篇
中国政治   7516篇
政治理论   1692篇
综合类   241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495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956篇
  2014年   2386篇
  2013年   2287篇
  2012年   1600篇
  2011年   1474篇
  2010年   1505篇
  2009年   1374篇
  2008年   1499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601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和实践发展的需,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进行了与时俱进的阐释和完善发展。在当今以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为主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中,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它在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中,逐渐彰显出其实践价值——优化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252.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温家宝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说。温家宝指出,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也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众多代表、委员就环保问题建言献策,呼吁加快环境立法,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53.
夏春胜 《唯实》2015,(3):13-16
2003年江苏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发出"努力建设一个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清新怡人的绿色江苏"的号召,并明确将绿色江苏建设作为全省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加以推进。200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十多年来,全省上下按照《决定》部署,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抓落实,以绿色江苏建设为核心任务的林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森林资源快速增  相似文献   
254.
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主要表现为:随着工业文明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日趋退化的事实展露,中国人懂得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反馈对立质底。它具体表现为:在生产方式上,工业文明的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文明所需的生态系统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特别是自我更新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在消费方式上,工业文明必需的"过度消费"模式与生态文明倡导的"适度消费"模式的对立;在文化价值观上,工业文明将"贪欲"视为社会创新与进步的动源(动力之源与动向之源)的观念与生态文明控制"贪欲"以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物质变換关系"的见解的矛盾。邓小平对此采取的对策是:在承认工业文明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综合、平衡与协调中国发展所需的各种目标,在此基础上采取尽可能向生态文明倾斜的对策。邓小平的决策是实事求是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不容否定的境遇中,他只能否定那种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而必然引发生态危机的现代化,代之以"兼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这使得他能在利用"资本逻辑"的同时限制"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文明作用。然而,毋庸讳言的是,仅仅限制"资本逻辑"并不能完全实现生态文明。因为既然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具有反馈对立的质底,那么"资本逻辑"对生态的破坏作用也就是本根性的。仅仅限制"资本逻辑"只能降低其破坏程度,而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破坏,就得最终超越"资本逻辑"。依据这种视角,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只能算是"过渡性"、"中介性"的生态文明理路,它有待于接踵而至的"可持续发展观"来超越并发展。  相似文献   
255.
《学理论》2016,(8)
康德于《判断力批判》一书对审美判断进行批判。将康德对审美判断四个契机重新进行整理,从审美判断的无利害关系,主观性以及共通感三个方面来分析康德对审美判断内涵的理解,发掘审美判断力的内在属性。  相似文献   
256.
"立法势必要服务于发展大局,核心要从社会短板出发进行立法,方为有效。""每年都有不少法规相继出台,关键得用足、用活、用好。"……热议立法几乎是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每年必有的热门话题。在今天海南团分组审议中,人大代表们就围绕补齐社会短板而展开了对立法的讨论。全国人大代表余永华长期在基层农场工作、生活,他注意到,海南省派驻乡镇检察室工作自2008年启动以来,在巩固农村基层政  相似文献   
257.
曾辉 《中国周刊》2016,(4):28-29
传统手工文化是中国"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倡导"工匠精神",就是要让传统手工文化活在现代生活中,与现代文明下的生产方式结合,这符合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手工业与农业是维持数千年来人类的生存之本,"男耕女织"般的农业与手工业共生方式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重要依靠,是人类诞生以来文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尽管大工业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其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大的,大工业快速增长的后果是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对于未来是难以为继的。本届米兰世博会上,国际  相似文献   
258.
《学理论》2016,(12)
宁夏生态移民工程一方面有利于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另一方面通过异地开发,有利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移民工程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在移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利益冲突、文化冲突等问题。本文试图研究在移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激发生态移民的文化自主性、完善生态移民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而实现以人为本的移民理念,保证宁夏地区和谐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9.
《学理论》2016,(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长存的重大意义。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主体的政府,肩负着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融入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重要职责。但在现实层面中,各级政府普遍存在责任缺失,包括环境治理主体缺位、职能划分不清和治理主体、手段单一等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优化落实责任政府职能:倡导生态文明观念和树立绿色政绩观、健全环境制度建设和加强环境监管、推动市场化机制运行和扩大社会参与、加速环境立法和加强环境执法等。  相似文献   
260.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之年,做好全年检察工作意义重大。河北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深化政治建检、业务立检、公信树检、素质兴检、科技强检的总体工作布局,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举措适应新常态,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责,深入推进检察改革,大力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和检察队伍建设,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