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5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81篇
各国政治   125篇
工人农民   203篇
世界政治   4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1篇
法律   2830篇
中国共产党   8776篇
中国政治   11746篇
政治理论   2593篇
综合类   4000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545篇
  2020年   690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651篇
  2015年   1328篇
  2014年   3448篇
  2013年   3059篇
  2012年   2473篇
  2011年   2406篇
  2010年   2382篇
  2009年   2188篇
  2008年   2439篇
  2007年   1472篇
  2006年   1244篇
  2005年   951篇
  2004年   962篇
  2003年   1005篇
  2002年   700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党建》2020,(2):43-44
2019年4月新一届党委班子到任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党委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坚定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行稳致远。截至2019年底,公司总资产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主要经营指标与历史最好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992.
京津冀地区面临艰巨的人口、环境和城市发展转型的任务。从战略共赢的角度看,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要解决好区域转型问题,突出以功能调整和建立生态补偿创新机制双转型,加快区域生产力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增强深化改革形成新的体制机制的基础作用。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之所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首都功能调整是其"焦点"。北京市近年来率先提出了六个战略调整,首先是调整中心城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是生态治理实践。生态治理实践中无论是实践主体亦或客体,都有各自不同性质的表现与限制,但是都必须由实践主体来调整、控制并作出不同评价与有效治理。当前中国必须在精神维度上清理四种具有不良影响的观念:一是以牺牲生态追求唯GDP增长论,二是过度消极的渺茫论,三是过度虚发的速胜论,四是忽视主体的自然恢复论;同时,中国也必须在制度维度的三个层面上从严实施制度治理:一是在国内外乃至全球层面必须从严实施制度治理,二是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及相关层面必须从严实施制度治理,三是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这一生态治理的重点层面必须从严实施制度治理。  相似文献   
997.
信息     
《今日民族》2020,(1):F0003-F0003
省民族宗教委传达学习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精神1月20日,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在全国民委主任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助推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巩固和发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推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98.
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生态危机所关注的焦点最终应集中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危机成为了人类自身范畴的问题。生态破坏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必然结果,生态环境的走向,取决于人类整体在生态破坏与生态改善之间所作出的集体决策,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在于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99.
生态风险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要认识和减少生态风险甚至更严重的生态破坏,就必须洞察生态风险生成的原因。生态风险的生成主要可以从观念成因、科技成因、制度成因三个方面加以考察与追问,其中"控制自然观念"与"人类整体观的缺乏"是观念成因的主要内容,科技自身的自反性与科技的不当使用是科技成因的主要方面,国内不平衡发展与国际联合博弈则是制度成因的重要内容。只有厘清了生态风险生成的原因,才能使人们树立更理性的生态方案,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生态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生态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利益,这使得生态治理无法单纯地依靠市场或者政府,而需要寻求多元主体的协同。对湖北省长江流域生态治理案例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发现了: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趋向多元化;多元治理主体间开始互动融合;政府在生态治理中作为核心行动者并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虽然开始参与到生态治理中但发挥作用不明显;多元主体间的合作融合程度决定了生态治理的整体效能。为破除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困境,需要建立生态治理的专业化机构以更科学的方法协同好政府内部的治理行动,建立市场化的生态治理机制进而协同好政府与企业的治理步伐,建立公众参与制度以协同好公众、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生态治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