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排行榜     
《工会博览》2008,(20):50-50
《旷野无人》;《79个不生病的生活习惯》;《藏地密码 3》;《梵天之眼》  相似文献   
12.
馋嘴流年     
我童年时嘴很馋,馋糖块、馋烧饼、馋麻花……但是,那个年代许多家庭都入不敷出,除了孩子生病不愿吃饭,偶尔买几回烧饼、麻花,平时  相似文献   
13.
《湖北政报》2010,(10):38-39
<正>鄂政办函[2010]42号省政府各部门: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意见,按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有关规定,现就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省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省长离鄂出访、出差和休假,应事先报告省委书  相似文献   
14.
读书频道     
《工会博览》2008,(2):47-47
98%的人都吃错了!作为企业老板.每到年底送给员工最好的礼物是健康知识——健康观念的改变——吃对了。当然不会生病!  相似文献   
15.
私心     
《后汉书·第五伦传》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人问第五伦“您有私心吗?”他回答说:“老朋友有求于我,送给我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始终也没有介绍他担任什么官职,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我哥哥的儿子生病时,我会一夜多次探望,看过后又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生病时,即使我不去探望,也整夜不能眠。这样看来,能说我毫无私心吗?”这也是成语“一夜十起”的出处。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月起,教职工的医疗保险由公费医疗转变为基本医疗保险,教职工自己需要负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面对这种情况,工资总体水平不高的教职工,特别是农村教师,是否有能力来支付患重大疾病的自费医疗开支,是摆在所有教职工面前的一大问题。保障教职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一个较为宽松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去,“病有所医”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非 《中国人大》2010,(10):6-7
校园恶性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防不胜防。施暴者为何选定弱小无辜的学生下手?这些灭绝人性的血案为何会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8.
许海建 《小康》2005,(6):21-21
人们往往关注买房子、买车子、进行教育投资,但对生命健康关注却明显不够“。生病之前医院没办法管你,生病后,如何找到合适的医生也是问题。”说这话的是爱康网CEO张黎刚。张黎刚接着说道:医生给你看的时间就那么几分钟,甚至是“你一分钟没讲完,就开始动笔开方子,巴不得你多吃药,吃贵药。”即使医生都是很负责,但医院那么多人在排队,医生并不是完全了解你的健康情况,做不到了如指掌。这样一来,健康问题如何保证?在哈佛读医学博士三年后,张黎刚曾经加盟搜狐、e龙网,后来一手创办了爱康网。他告诉记者,关于爱康网的第一个想法是在2003年9月…  相似文献   
19.
《时代主人》2007,(5):1-1
人食五谷杂粮.食五谷杂粮之人总会生病,食品药品和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是如此紧密。然而,翻开2006年的记忆却不难发现.这两个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韭。却留给人们许多的心痛。一桩桩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至今仍让国人心有余悸——吃药长大的多宝鱼、致病的福寿螺、有毒的“红心”鸭蛋和瘦肉精,以及齐二药、欣弗药害事件……每一起事件,戕害的都是百姓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一起起风波,一个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让人的神经一次次受到冲击.以致我们每每走进琳琅满目的商店、市场.却免不了脚下踌躇,心存犹疑:这家的腐竹有没有放雕白块?这家的蔬菜多久前打的农药?火腿是不是用敌敌畏浸泡过?干辣椒颜色好看,可别是硫磺熏制的?碰上生病吃药,却总是忐忑不安,暗自嘀咕:这治病的良药可千万别是夺命毒药啊!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民众对食品药品的感受。那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20.
一次。北京市的幼教专家到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小妹妹感冒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结果孩子们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会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