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9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念斌案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8年冤狱,4次死刑判决。2014年8月22日,念斌被无罪释放,理由并不像余祥林案、赵作海案那样因为“亡者归来”“真凶被抓”,而是因为疑罪从无。如果念斌案没有一个不屈不挠的姐姐、如果没有张燕生等律师的坚持、如果没有中央巡视组进驻福建、如果没有京港毒物专家的鼎力相助,念斌恐怕无法吃到今年中秋的月饼了。  相似文献   
122.
人民政坛:何检察长,您好!您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向全体代表作了检察院工作报告。今年的检察院工作报告内容比往年更加丰富,请您介绍下2014年福建检察工作都有哪些亮点?何泽中:2014年,在全省检察机关和广大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履职服务促发展上,我们根  相似文献   
123.
孙涛 《中国检察官》2014,(20):40-42
正一、基本案情2013年9月期间,天津某高校多次发生下课时间学生手机在教室被盗案件,后学校保卫处干部刘某查看监控视频,发现一名学生模样的男子形迹可疑,刘某在巡逻期间抓获此名男子——犯罪嫌疑人韩某,并报警。经查,犯罪嫌疑人韩某于东北某大学肄业,现无业。公安机关在韩某家中搜查出大量手机、笔记本电脑、MP4、充电宝、钱包等物品。犯罪嫌疑人韩某承认这些物品均为在天津某高校教室内所得他人物品,但  相似文献   
124.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1):30-31
<正>疑罪从无与排除非法证据,这两项同时被强调的司法改革,为何在实践中却受到了不一样的对待?在全面推进法治改革的背景下,两者的不同际遇将解析怎样的法治命运?不久前,珠海中院认定,已服刑16年的"强奸杀人犯"徐辉因证据不足,无罪释放。这是继8月福建"念斌案"改判无罪之后,又一起疑罪从无的案件。2013年初,随着新《刑诉法》的生效实行,一系列旨在防范冤假错案的"新政"也随之启动,直接成果便是促成了多起陈年旧案的改判。最高院副院长沈德咏2013年5月曾直言,之所以造成一些冤假错案,原  相似文献   
125.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完善,但还存在不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完全贯彻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刑事被告人在被依法正式判决有罪之前,一律应视为无罪的国际司法准则。该原则起源于西方并且逐渐被世界各国纷纷仿效,我国于一九九六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加入了此内容。在司法实践中根据我国的国情,体现出无罪推定原则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而疑罪从无原则是基础,"谁主张,谁举证"则是明确地给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和义务。由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逐渐完善刑事诉讼制度,不断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真正确定我国的无罪推定原则,并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6.
<正>如何使同步录音录像的法律制度不再是纸上谈兵,需要细致可行的配套制度,需要赋予法院对同步录音录像更大、更直接的裁判权,倒逼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在侦查、检察部门落实,将其上升到保障公民人权、推进司法改革、建设法治国家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7.
学界对于疑罪问题的认识还不统一,但并非没有达成理论共识的可能。我们应当在法治思维的指引下,对疑罪从无中涉及的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何为"疑罪"以及遇到疑罪时如何处理等三方面的问题进行重新界定,在法治的正当性基础上达至共识。  相似文献   
128.
正作为一个法治样本,念斌案的结果来之不易。这桩历时8年的案件在既无"真凶落网"、也无"亡者归来"的情况下被改判无罪,与强大的推手密切相关。这个"推手"是8年奔走呼号的念斌姐姐、堪称豪华的律师团队、强大的鉴定团队、网络上下的媒体声音。  相似文献   
129.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重要论断庄严地写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党向人民的郑重承诺,是以民为本、为民执政治国理政理念和价值目标的重要体现。每一个司法案件牵涉的是"每个人的公平正义",呼格吉勒图案的复核和宣判为此作了注脚。1996年4月9日晚9时,在呼和浩特市第一毛纺厂宿舍大院57栋西侧公共厕所内,发现一具半裸女尸。  相似文献   
130.
少杀是死缓制度的首要功能,但司法实践中死缓出现了借用少杀来防止错杀的异化,成为有些法院处理死罪疑案的方式。认真检视与剖析这一问题出现、展开的缘由,对于矫治死缓少杀功能的异化具有重要意义。死缓在创设之初即具有一定的避免犯错误的动因;对少杀慎杀理解的混淆会对死缓少杀功能的异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司法机关在"定放两难"重压下,将死缓功能从"给出路"于被告人的坚持少杀蜕变为"留后路"于办案人的防止错杀。矫治死缓少杀功能的异化,必须彻底理清死缓制度的功能底蕴,牢固坚持无罪推定及疑罪从无原则,严格区分留有余地判处死缓案件与刑事疑案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