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47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2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海春 《当代贵州》2014,(24):52-53
正贵州省检察机关始终把服务保障民生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促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在民生领域开展预防工作的做法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作为经验向全国推广。2012年以来,贵州省检察机关始终把服务保障民生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委政府和媒体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着眼于促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相似文献   
22.
朱永华 《法制与社会》2012,(17):186-187
当今社会越来越复杂,极少数公安边防边检执法人员以自身职务的便捷来从事非法的活动,这样的行为不仅仅亵渎了国家赋予边检执法人员的神圣权力,严重的影响了与群众关系,极大的损害了正常的法律秩序,同时也疏离了人们对社会基本价值的信仰。因此,加强对于公安边防边检执法人员系统内部执法环境的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3.
廖东隽 《法制与社会》2012,(32):164-165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模式改革进程的加快,检警关系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日益凸现,现有的检警关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需要。故此,我们应当结合本土资源,依照现代程序法治的要求,重构我国的检警关系,以彰显刑事诉讼的公平和效率价值。  相似文献   
24.
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民生检察与化解社会矛盾的要求,为此,我国推出了派驻基层检察室制度。但因基层社会法律权威与法律信仰的不足、自身拥有法律资源的有限性、基层检察机关推行派驻时的司法成本等局限而无法达到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预期目标。因此,派驻检察实践应注重促进法律知识化普及,提升基层社会法律权威,构建必要的奖励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5.
《深圳市拟引进市外人员体检标准》是否该废除?11月26日,该话题在深圳某论坛上继续发酵。话题的导火索就是羊城晚报10月9日《深圳入户,为何要对盲人说不?》的报道。事件披露后,记者得知残障维权人士朱明建在10月13日就通过EMS快递同时向深圳市人社局、卫计委、残联三部门同时寄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他希望了解《深圳市拟引进市外人员体检标准(试行)》中认定所有盲人身体不健康的体检标准的制定是否科学、公正,制定过程中是否有盲人参与,也想了解深圳残联是否为解决盲人入户难的问题做了工作。  相似文献   
26.
加拿大刑事司法相关制度颇具特色,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逐步完善未成年犯罪人权利的特殊保护制度;完善警检协作关系;合理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证据开示制度。  相似文献   
27.
《学理论》2014,(36)
检警关系是指检察机关与警察机关之间的关系,即公诉主体与侦查主体之间的关系。检警关系是刑事诉讼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检警关系,有助于侦查与公诉模式的准确定位,有助于最终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目的。此次刑诉法修正案修改相当之大,特别是权力配置方面,故检警关系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试图以刑诉法修正案的实施为契机,提出一些粗浅的调整与完善我国现行检警关系的建议,从而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检警关系。  相似文献   
28.
康有为首开晚清"尊孔"的孔教改革运动,与其立异者自然是章太炎。章太炎对孔子的评价分为政治与学术两个层面,以这两个层面为纬,辨明章太炎评价孔子的"变"与"不变";以按时间发展顺序的文本分析为经,从而更好地把握章太炎心中的孔子形象。将章太炎评价孔子的变化视为其"自贵其心"的一贯心迹,对"忠恕"思想的新解亦可以看作章太炎对孔子和儒学的最终肯定性评价。在激进与保守思潮激荡的晚清社会,作为民族主义和国粹主义代表的章太炎,他对孔子的评价可以说很具有代表性,不论是革命派还是维新派都可以看到他们对孔子评价的相似心路。  相似文献   
29.
社会转型中,作为法律职业者之一的法官群体,如何去考量法治思维的因素倍加值得关注与重视,由于受限于现实司法体制、根植于传统司法文化、纠结于多种思维影响之间,法官法治思维的养成仍存诸多困境。立足于对所在区域法院展开一定实证调研和引入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建构我国法官法治思维养成的路径既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又有深远的指引意义。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思维训练、改进教育培训乃是三种路径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30.
《检察风云》2014,(23):76-77
作为英美法系的代表,美国法律制度深受英国影响,检察权也毫不例外。在继承英美法系的核心理念之余,美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民主治理的传统对美国法律和检察制度的影响则更为深远。而作为美国的近邻,加拿大的检察制度也已日趋完善,其各自保持独立又互相制衡的检警关系,成了该国检察制度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