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晓楠 《学理论》2013,(29):226-227
中国的皇帝通常用官僚体制对抗贵族政治,同时频繁应用"私人"官僚系统对抗公共官僚系统。这是中国政治史的一个特色。官僚系统角色的这一戏剧性,在清朝尤为突出,通过梳理清代官僚系统的演进与分化,说明官僚系统与皇权的互动及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72.
刘丁如 《学理论》2013,(24):161-162
在中国古代政治与行政演进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专制主义与官僚政治两条主线。专制主义的性质和官僚制度的特征共同决定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可避免。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约会形成一个内在平衡,一旦平衡打破,行政的运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与此同时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又是趋势。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的崩溃也是必然。  相似文献   
73.
刘吉同 《唯实》2013,(3):96-96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恶贯满盈的大太监仇士良因病退休了。他在家中向前来送行的党羽“传经送宝”。怎样才能在朝中永远成为“东方不败”呢?那就不能让天子休闲,  相似文献   
74.
《小康》2006,(9):81-81
中国历史上,在以男性为国家政治中枢核心的政治体系中,众多后妃由红颜而至尊的政治轨迹,却贯穿于中国帝制时代的全过程。她们步入皇权政治核心的历程,成为了中国帝制时代宫廷政治运作的别样风景。  相似文献   
75.
中国传统的县域治理体系存在于整个皇权帝制时代,有着两千多年连贯的历史。考察历史上的县域治理体系,能够为今天的乡村治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中国传统的县域治理体系是按照皇权统治逻辑,伴随着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即皇权统治体系的构建而产生的,是其末端组成部分。县衙及其派出机构和准官方组织以及充斥于其中的县级长官、杂职官、所属员吏、差役和乡里精英,构成了县域治理体系。这套体系主要依靠县级官府对散户的控制和掠夺机制以及县级官府与乡里精英的"支持—回报"机制来开展县域治理。传统县域治理体系从属于皇权统治体系,其构建逻辑是错误的,很难被看成是一种治理体系,这是今天需要引以为戒的。如果去除统治的目的和功能,传统县域治理体系以县级官府为中心来治理乡村并灵活设置多样化的派出机构,这种体系构造值得今天吸收借鉴。不过,传统时代的所谓乡村自治基本属于想象,加之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早已发生巨变,因此于今没有多少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6.
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以皇权政治为主导的背景下,民本的深层内涵和最终目的是要保障皇权之稳固。君与民之间的官吏阶层,是实现民本思想的具体实施者。要在制度上保障民本思想的具体落实,就要治理官吏特别是要防止官吏贪腐。因此,产生了以维护皇权为根本的民本与吏治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7.
谋心为上     
刘诚龙 《廉政瞭望》2012,(23):70-70
清代雍正称得上历代帝王摆弄权术之集大成者,这位在康熙几十位皇子帝位争夺中胜出的“天纵圣明”,玩权弄术十分独到,他大开密折制,实行特务政治;他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钳制;他大壮军机处,实行皇权专制,处处别有创见。别有创制。在处理曾静、张熙之“谋逆罪”中就体现了其思想之深沉。  相似文献   
78.
政治 ,简单地说 ,就是政权与治权的结合 ,它是一个政府的特质。政府的政权和治权使它区别于人类社会最初的自然状态。边沁曾说 :“它(社会或社会的状态)与政府或政府的状态是同义词 ,与自然状态相反。在这种意义上 ,可称为政治社会。”可见 ,有了政权与治权 ,政府才开始具有管理人民和维护秩序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 ,在绝对专制的皇权统治中 ,它常常扮演屠戮民主和扼制自由的角色。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自由主义政论家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可谓一语道破要害。阿克顿曾预言 :“围绕着集权还是限权和…  相似文献   
79.
隋唐王朝在中国封建史中是相当富足的两个朝代,其先后由盛变衰的过程令人深思。从某种意义上说,隋不是亡于国力的衰弱上,而是亡于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机制。唐以安人、节俭、纳谏和思危总结了隋灭之因,却因终无法避免帝国崩溃之命运。皇权对于官吏权力的制约通过其评价、协调和惩治功能表现,宦官制度和特权主义的存在削弱了皇权的控制力,并导致官吏层面上的大面积腐败。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在封建专制制度下,既不可能于社会中建立起一种由下而上的防止统治权力腐败的监督系统,或于政权内生长出一种由下而下的权力制约机制,也不可能在反腐败倡廉方面形成持久且行之有效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80.
中国长达几千年以来,都生活在皇权之下,诚惶诚恐地生活在帝王文化之下。所有的文化,说穿了都是为皇帝服务的。为皇帝服务的文化也不能一直吹捧皇帝圣明、罪臣当诛,也要来一点调味品。这个调味品就形成了两大支流,一是清官文化的支流,宋代有包拯,明代有海瑞,每一代我们老百姓都要崇拜几个清官;另一个就是武侠文化,因为靠清官还不够,所以人们自然幻想那些武功盖世,能够除暴安良的大侠,武侠文化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