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0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1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3103篇
中国共产党   563篇
中国政治   891篇
政治理论   262篇
综合类   112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教育解释学是以教一学中师生互动的解释-理解为对象的解释学.教育解释学的科学旨归,就是建构真实、全面、系统地揭示教学中的解释一理解的教育解释学.这个旨归包含着规定研究、结构研究、教育目的研究三大宏观领域和人的发展应然趋势研究、教材研究、过程研究、品质研究、价值研究、发展研究等六个重要维度.通过对解和理解的全面研究,形成所创教育解释学的全面性的研究品质.  相似文献   
62.
本文针对已往我国学者对于刑罚目的各种学说理论,结合社会现实进行了分析,对于刑罚目的本身及其实现,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解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63.
刑罚既具有惩罚的一面,也具有教育改造的一面。"惩罚罪犯的价值基础是公正,改造罪犯的价值基础是功利。"本文从刑罚的公正性和功利性要求论述了我国刑罚的目的应该是特殊预防与报应的统一。  相似文献   
64.
A 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审结一起著作权纠纷案件,案情虽然简单,但其中涉及的诸多问题值得思考,比如如何定义委托作品,委托人能在何种限度内合理使用委托作品,将作品用于公益目的是否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等问题。在法院审理的著作权纠纷案件中,关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合理使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诉讼调解制度:让我欢喜让我忧——以利益衡量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调解制度是中国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基本的诉讼制度。它存在着判决无法比拟的优点,同时也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这些弱点源自于调解的性质,内生于调解的功能。法官运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是法官利益衡量的结果。实体法的约束经过利益衡量和调解的双重软化後,使法官的主观恣意暴露无遗,破坏了法律的安定性和妥当性。本文以利益衡量论为视角,探讨调解制度的利与弊,并提出完善调解制度的构想,旨在克服法官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的主观恣意,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66.
毛立新 《政法学刊》2006,23(5):28-32
侦查理念法治化是侦查法治化的先导,引导着制度构建和侦查实践。侦查理念由侦查属性观、侦查目的观、侦查构造观等内容构成。侦查理念的法治化包括:侦查属性观由专政活动说、认识活动说走向执法活动说;侦查目的观由打击敌人说、查明真相说走向公平正义说;侦查构造观由敌我斗争模式、实事求是模式走向正当程序模式。  相似文献   
67.
中国现行法律解释制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旺生 《现代法学》2003,25(2):3-10
法律解释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整体中具有辐射性和跨越性的重要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首要的法律解释权 ,解释法律应当遵循五道程序 ,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最高司法机关可以就司法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 ,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国现行法律解释的制度框架。这一制度框架中 ,立法法规定的法律解释制度在法律意义上是成立的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是否合法则存在疑问。现今绝大多数国家一般都以司法机关为主要的法律解释主体。中国实际采行的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司法机关都解释法律的二元化体制 ,前者是法律上的首要法律解释主体 ,后者则是实践中最主要的法律解释主体。几十年间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法律解释为数非常有限 ,倒是法律上处于其次地位的最高司法机关的法律解释为数甚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首要的和主要的法律解释权 ,在逻辑上是成立的。然而逻辑上成立未必能完全解决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会期不足因而不能随时根据需要解释法律 ,它并不具体应用法律因而难以适时就法律应用特别是法律适用做出法律解释。转变这种状况 ,单用所谓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分类方法是不敷需要的。在法治发达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68.
刑事诉讼价值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弹劾式刑事诉讼向纠问式刑事诉讼、纠问式刑事诉讼向现代混合式刑事诉讼的历史更替过程,刑事诉讼价值发生了由古典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和妨碍刑法目的价值并存的价值体系向单一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体系、单一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体系向现代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和妨碍刑法目的并存的价值体系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69.
论目的信托     
江闽松 《经济与法》2003,(12):31-32
英国法律史学家梅特兰在其著作《衡平法》中称:“如果有人要问,英国人在法学领域取得的最伟大、最独特的成就是什么,那就是历经数百年发展起来的信托理念。我相信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了。”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信托已成为一项被世界上的主要国家所接受的财产管理制度;其职能有不断扩展,品种不断创新。目的信托突破了传统私益信托的受益人原则,是一种新型的信托。  相似文献   
70.
学会忘记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接了个电话,我听出来是有人要告诉朋友诬陷他的人是谁,朋友说你千万别告诉我,我不想知道。我有些诧异,朋友解释说,知道了又怎么样?有些事不需要知道,有些事需要忘记。我很赞赏朋友的豁达。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