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223篇
中国共产党   128篇
中国政治   258篇
政治理论   54篇
综合类   1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The concepts of "density" and "urban morphology" are today at the centre of debates o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he concept of"density" provides a solution to the issue of urban sprawl and, consequently, offers a way of rethinking sustainabl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densification of urban centres makes it possible to reduce a vulnerability related to the excessive use of suburban areas. However, densification is not a "turnkey" solution. Numerous criteria relating to its use are poorly understood. As numerous contemporary experiences have demonstrated, urban densification exposes space systems to new, unknown forms of vulnerability. First, the concept of "vulnerability" will be defined, specifically that of urban vulnerability, as well as related concepts, such as those of risk, hazard, and challenges. Secondly, forms of vulnerability inherent in the over-densification paradigm are pinpointed: This will involve determining the specific hazards, challenges, and risks of this space system. Thirdly, the authors will demonstrate how the concept of "compactness" makes it possible to review at the different urban levels the densification processes of territories and urban areas. Finally, a tool for the optimisation of compact urban morphologies for use in countering the related hazards and risks will b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92.
指导性案例对法律解释提出了四项基本要求:一是有法律解释的内容;二是解释合乎法律本意;三是对案件中法律问题的解释有所创新;四是法律解释方法应合理运用。法律解释规则的融贯运用,是满足指导性案例要求的基本的、合理的路径。法律解释规则的融贯运用,宏观上是各种法律解释规则运用的排序与整合,微观上是各种法律解释规则的具体细化运用。在杨延虎等贪污案中,首先运用了文义解释规则,在特殊情况下充分运用了扩张解释规则、体系解释规则以及目的解释规则,实现了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3.
194.
正犯概念是共犯论体系的基石性范畴,限制正犯概念与扩张正犯概念是法理层面被学者所广泛探讨的两种正犯概念。究其实质,是对实行行为的解释不同,前者是一种"自然意义上"的理解,而后者是一种"规范意义上"的认识。限制正犯概念体系虽然为目前学界的通说,但由于其先天存在的对实行行为理解的缺陷,导致其自身存在若干理论弱点。扩张正犯概念的实质是主张从刑法目的出发,对实行行为进行"合目的"的解释,较之限制正犯概念,无论从立法论还是解释论的层面均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5.
版权扩张:一种合法性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雨峰 《现代法学》2001,23(5):57-65
通过对美国外交版权政策、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版权文化功能、国外有关学者对版权扩张的态度的梳理 ,笔者认为中国在满足有关国际公约的最低要求的前提下 ,无须跟随这种潮流。  相似文献   
196.
韩博雅  郑雪 《人民论坛》2021,(2):99-101
当前我国非法经营罪的刑事立法对客观行为的罪状描述采用列举和兜底条款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弊端,即非法经营罪在司法解释层面和司法实践层面都呈现出明显的扩张化趋势,与非法经营罪的立法旨意渐行渐远,逐渐违背罪刑法定原则。非法经营罪的司法适用需要在保持刑法谦抑性的基础上对本罪的扩张进行合理地限制。  相似文献   
197.
当前我国网络虚假广告持续暴涨,但由于虚假广告罪自身法律规定滞后性,加之网络时代刑法本体元素的发展,出现刑法介入明显不足、虚假广告罪认定困难,“以罚代刑”的现象。因此,当前优选路径是在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谦抑性原则指导下,以合理的扩张解释为前置路径,破除虚假广告罪适用窘境。待时机成熟后,启动虚假广告罪网络化修正,完善虚假广告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打破虚假广告罪在网络时代的适法尴尬困境。  相似文献   
198.
目前关于近代欧洲为何保持分裂而秦国最终统一中国的研究主要是从制衡是否发挥作用的角度出发,逻辑上陷入了欧洲历史经验的窠臼。实际上,国际体系在面对修正主义行为时,往往存在四种反应:被动的经典制衡、主动的先发制人、被动的绥靖、主动的"竞相扩张"。前两种"均势逻辑"有助于维持体系的稳定与权势的分散,而后两种"反均势逻辑"则会导致体系的动荡与权势的集中。"反均势逻辑"在体系层面为国家不受制衡的扩张提供了可能,那些能够屡次抓住"反均势逻辑"提供的战略机遇并有充沛的军事动能以快速改变体系中权势分布的国家,就有可能逐步积累权势,最终"倾覆均势"甚至建立"普遍帝国"。秦国的"倾覆均势"正是上述逻辑的典型案例。"竞相扩张"为秦国提供了不受制衡的扩张机会,秦国凭借无可匹敌的战略军事能力在短暂的机会窗口里屡次发动战略决战,根本性地摧毁了战国的均势体系,最终一统天下。"反均势逻辑"这一战略机理对于理解国际体系的嬗变乃至当今的大国竞争态势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9.
周立  郭峰 《中国审判》2020,(3):98-101
破产程序能否顺利进行,破产法律制度的各项目标能否最终实现,都与破产管理人密切相关。而现实中,破产程序中多方利益、矛盾交织、冲突,破产管理人在履职过程中,难免因为其行为不当或过失、故意,而给债务人、债权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加之权力本身具有自我扩张的本性和肆意滥用的本能,因此,有必要建立及时、有效、完善的破产管理人监督机制,以规范破产管理人的权力运行、限制破产管理人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200.
《求实》2015,(11)
资本扩张需要在一定的空间中展开,但是资本追逐增值的本性却将空间的利用与生产割裂开来,陷入了资本扩张的空间悖论。为资本扩张生产空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但是由于资本与权力的勾连,我国的城镇化也陷入了空间悖论。新型城镇化力求规避空间资本化的倾向,在环境正义、市场正义、分配正义等方面实现空间生产的正义转向,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