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563篇
中国共产党   259篇
中国政治   426篇
政治理论   117篇
综合类   2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起诉制度是刑罚理论由惩罚论到目的论转化的产物,是刑事起诉便宜主义的具体体现。1996年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定罪免刑"的免于起诉制度,通过规定酌定不起诉保留了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的自由裁量权,增设证据不足不起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安机关由于证据不足超期羁押的现象。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司法实践,我国不起诉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法定不起诉立法范围过窄、相对不起诉的自由裁量空间有限、证据不足的可以不起诉违反了疑罪从无的精神。完善我国不起诉制度就要通过扩大法定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的范围来发挥其便宜主义的功能、实行暂缓起诉制度在被害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  相似文献   
992.
农村流动人口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相对剥夺理论作为一种社会学研究方式能够较好地解释农村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的形成机理。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够对相对剥夺感予以有效的弥合,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农民因为相对剥夺感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当前,应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缩小贫富差距,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设法寻找补偿机制,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健全对农民群体的思想疏导工作机制,从而有效防控农民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在当今的商业流通领域,作为供应商,如想自已的产品进入到大型零售商的店铺销售,就要向大型零售商的经营者缴纳进场费、新店开业赞助费、店庆赞助费、新品上架费等通道费用,通道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微利时代的产物。本文从通道费的概念、特征、历史沿革谈起,总结了通道费问题的定性和危害,并比较了通道费在国外的法律规制,就我国现有的通道费问题的法律规制的不足与完善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994.
虽然权能分离论因受时代的局限而具有诸多缺陷,但却因其内在规定性而能够实现制度上的超越。权能分离论的内在规定性表现在就物权客体所包含的某方面的利益而设定权利,即被所谓权能掩盖的利益支配性质。近代以来的物权立法都坚持严格的物权法定主义,没有为新型物权预留生长空间。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管立法者是否愿意,新的物权都在不断产生,因此,应以解释论来扩张他物权体系的适用范围,以便他物权体系能够容纳非典型物权。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拆迁冲突由社会层面引向法律层面,拆迁条例的立改废问题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城市房屋征收多元立法主体之间的立法存在立法冲突,严重影响法制统一和权力分工监督。法律保留是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房屋征收属于法律保留事项,应该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征收法律。  相似文献   
996.
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同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一种全新理论。其不仅在力量对比、考察因素、适用方法、界定标准等方面与市场支配地位理论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就现实影响而言,相对优势地位更容易产生微观化的市场效应。若按传统观念将其滥用行为纳入反垄断法的调整范畴,则既与域外反垄断立法的“结构主义”范式和“行为主义”范式相冲突,亦与我国现阶段反垄断立法的“谦抑性”特征相违背。相比较而言,反不正当竞争法在静态机理中展示出的“维护公平竞争”的独立价值品格以及在动态运行上呈现出的“从个体到整体”的利益保护路径,更契合规制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97.
德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历经上百年的更替,从“实体法说”到“诉讼法说”,再从诉讼法说中的“二分肢说”和“一分肢说”,始终绕不开“法律效果”与“权利诉求”两个因素,两者共同构成界定“诉讼标的”内涵的两个坐标.其中,“法律效果”以实体法上的权利或法律关系为基础,以纠纷的实质解决为导向,是原告通过诉讼程序期望达到的实体法上的法律效果;“权利诉求”则立足于程序法,是原告为实现实体法上法律效果而采取的诉讼手段.由于“诉讼标的”内含的模糊性造成识别困难,德国理论界试图寻找一个能够适用于诉讼系属、诉的合并、诉的变更、既判力等各程序领域的“诉讼标的”统一概念,但始终难言成功.于是,相对诉讼标的理论悄然兴起.该理论的贡献不在于建构,而在于突破,即打破固有的“诉讼标的”概念的一体化思维模式,使其在不同诉讼语境和程序场景中呈现流动化态势,以适应不同的政策考量与解释操作需要.  相似文献   
998.
世界主要国家都以特别刑法模式对矿产资源的刑事规范给予了制度化,并确立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双重法益;这对我国调整刑法结构,确立经济刑法的理念提供了有利参考;国外矿产刑事制度中的资格刑、无过错刑事责任制度也为我国在该领域奠定了立法创新的基础。非法采矿设备的刑事处置、日益严重的战略资源走私、资源与环境紧密结合的自然特点等现象为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构筑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99.
教育改革与其它社会变革密不可分,它对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等等存在依存性;同时,教育改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又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相对独立性。只有坚持两者的有机统一,教育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分析了相对不起诉的概念、理论基础 ,并提出了一些完善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