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96篇
工人农民   122篇
世界政治   2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0篇
法律   1967篇
中国共产党   2451篇
中国政治   3055篇
政治理论   1065篇
综合类   113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803篇
  2013年   753篇
  2012年   1062篇
  2011年   1119篇
  2010年   944篇
  2009年   764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648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检察机关开展信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将信访事项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确保合法合理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得到合法合理的解决,引导群众逐步树立依法信访的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962.
李杰 《世纪桥》2023,(2):37-39
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是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为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必须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于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创新全过程。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通过把握“主导”话语与“主体”话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结合话语的继承性与时代性,话语的统一性与差异性,优化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传播平台,从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入手,找到解决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创新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963.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是对传统精英主义美学的强有力冲击,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倡导拓展文艺学的对象与范围、调整文艺学的研究范式以及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的关注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绝不意味着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象的价值认同.针对中国的消费主义和日常生活审美...  相似文献   
964.
从"五四"新女性到"妇女干部",从"铁姑娘"到当代"新典范",中国女性社会角色经历了历史变迁.官方意识形态和个人话语,社会主义伦理和传统的正统观念,性别平等和性别差异,各种矛盾相互冲突和交织,共同构建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生活,共同界定其社会角色.而中国当代女性试图寻找各种途径来表达自身的性别意识,以此对抗意识形态话语对个性和性别差异的束缚.其中一种做法是以4类新模范女性取代过去的原型化革命榜样,其中包括来自外国文化传统的新榜样.  相似文献   
965.
吕炳斌 《法学研究》2022,44(1):153-170
美国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中呈现出一味强化权利保护的价值倾向。受其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呈现不断强化之势。但是,美国在国内法中存在对知识产权强化保护的平衡机制,有别于其对外片面输出强化保护规则。一味强化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会走向偏颇。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博弈和对话中需要提出自己的话语和话语体系,其前提是明确本国话语的价值取向。相比历史、文化取向而言,话语构造的价值取向路径具有优越性。在国际博弈中,我国宜秉持并提倡知识产权法的二元价值取向。二元价值取向契合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体现了世界共同价值,其核心作用在于纠偏,我国应坚持和发扬这一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66.
中国共产党形象是丰富的、多元的、充满内涵的,其叙事表现着党的领导水平与宣传能力,影响着政党权威与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形象从叙事观念的形成到叙事话语的互动,形成了叙事范式逻辑。革命叙事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形象重要的表达方式,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舆论与公共话语的时代性发展。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叙事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记忆与叙事书写,更影响着当代党史研究的历史认知与政治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967.
李子吟 《岭南学刊》2022,(1):116-121
在全球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中国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切关怀。以抗疫物资寄语为载体的情感资源传递出中国对各国表示支持和帮助、寻求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以文化认同为支撑的判断资源反映了海外华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克时艰的内在品格,以生命至上、以人为本为价值尺度的鉴赏资源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与担当。中国的抗疫话语通过大量积极正面的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建构起了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充满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具有大国风范和担当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68.
中国话语能力是中国话语在其生产和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中国话语的原创生产能力、引领实践能力、反思批判能力以及理念贡献能力。中国话语能力不是预成的,也不是既成的,而是在其生产和实践过程中逐渐生成的,它生成于话语思想的科学性、话语立场的人民性、话语追求的时代性和话语目标的多向性。中国话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助于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69.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及其实践成果与发展模式的总结凝练和全面阐述,是新时代中国话语阐释的现实依据。新时代中国话语阐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处理好原则性与自由性的问题,明确何为价值与价值何为两个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和阐释上,遵循微观积累—中观汇聚—宏观凝练和宏观主导—中观布局—微观细化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970.
薛文婷  张麟 《前线》2022,(2):60-63
提高中国话语说服力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关键所在,北京冬奥会为之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宝贵平台。立足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借鉴传播说服理论,可从话语主体、话语信息、话语受众、话语策略等维度着手,通过推动融合传播、关注内容生产、实现精准投放、增进了解认同等方式,向世界讲好北京冬奥故事,全面提高中国话语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