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各国政治   95篇
工人农民   73篇
世界政治   3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0篇
法律   716篇
中国共产党   2211篇
中国政治   2699篇
政治理论   1023篇
综合类   177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723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773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党外知识分子队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对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党外知识分子代表性人物的工作机制,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新一代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队伍,努力完善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策。  相似文献   
82.
俄罗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爆发的民族主义浪潮有其深刻的民族思想、社会背景、民族性格和社会基础。“莫斯科即第三罗马”观念、“斯拉夫主义”和‘‘欧亚主义”是其产生的思想渊源;解体造成的国力衰退和来自西方的压力是引爆的直接导火线;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两重性、矛盾性和非理性的特征是它的民族性格根源;“新俄罗斯人”、知识分子、军人和军工集团是它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3.
余英时先生认为,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近现代具有“批判的精神”、代表“社会的良心”这一特殊涵义的“知识分子”,在西方出现的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十八世纪,而中国史上自孔子以来的“士”则大致相当于西方学人所刻画的近现代“知识分子”,仅就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一点而言,中国文化早已是现代的。孔子所最先揭示的“士志于道”规定了“士”是基本价值的维护者,具有以天下为己任、不治而议论、修己以敬等具体表现。余先生在中西方比较中凸显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及其文化传统,从而在“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维度上说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84.
区域集团化的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和各国国内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运动;追求市场多元化,克服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获得政治竞争优势.关税同盟理论表明,区域集团的贸易创造效应可能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利,贸易转移效应可能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利;大市场理论表明,区域集团能够促使规模经济形成,加剧竞争,提高管理和刺激技术发展,增进区域内直接投资;奥尔森的理论表明,区域集团会对成员国的各种特殊利益集团形成约束,促进各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区域集团化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应以国家长期利益为重,树立均胜观;加强对内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85.
知识分子问题是关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十分重视知识分子问题。他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一系列精辟论述,是对马列主义知识分子问题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党宝贵的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86.
杨叶红 《湖湘论坛》2003,16(1):20-21
当我们讨论法治时 ,常常会涉及四种主要法治观 ,即中国先秦法家倡行的“任法而治”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阐述的“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资本主义法治观 ;社会主义法治观。这四种法治观常被相提并论 ,并且在很多场合区分不严 ,甚至混为一谈。而实际上 ,这四种法治观之间 ,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与中国先秦法家所倡导的法治之间 ,具有重大差异。如果不在理论上澄清和界定其中差异 ,就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法治”这一概念。  一、中国古代法家法治观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首倡“法治”。他们主张将新兴地主阶级的…  相似文献   
87.
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界历史理论中阐述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反映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阶段的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横向联系的规律性,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世界交往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观中具有重要地位。建立在世界交往基础上的国际社会关系是世界各国通过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交换等市场经济活动形成的一种全球生产和交往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88.
在自然观上,庄子“以物观物”,其境界是“无我之境”,陶渊明“以我观物”,其境界是“有我之境”,虽然庄子与陶渊明常因共同的亲和自然的态度而往往被人并提,但两人在自然观上仍存在巨大差异。王国维的观物理论与境界说对于描述庄陶自然观之区别甚为妥贴,然其所谓陶诗“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为“无我之境”,却是对陶诗的误读。  相似文献   
89.
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主权提出严重挑战。应对全球化挑战 ,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国家主权观 :完善市场机制 ,理顺市场与国家主权关系 ;完善政权机制 ,健全国家治权和治理结构 ;完善文化机制 ,捍卫和发展国家文化主权 ;完善国际机制 ,推动国际协调合作机制的改革与发展 ,从而全面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利益。  相似文献   
90.
在政治经济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中,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分化与组合,知识分子队伍也出现了新社会阶层,出现了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阶层,这就为新世纪新阶段的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把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纳入统战工作的视野,在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中贯彻好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