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78篇
世界政治   1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931篇
中国共产党   302篇
中国政治   434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2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陈英骅 《理论导刊》2014,(4):78-81,108
我国《商业银行法》《企业破产法》均明文规定商业银行可以依法以破产方式退出市场,但鉴于商业银行破产具有一系列特殊性,不能完全适用《企业破产法》的内容,因此该法作出授权立法规定,允许国务院依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有关金融机构破产的实施办法。但在实务中,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大量金融机构仍然是采用行政性关闭方式而不是市场化的破产方式退出市场,这既不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商业银行提高自主竞争力。因此,不断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实有必要。商业银行破产管理人制度是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破产管理人的担当者、选任、监督制度进行论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2.
丁燕 《法学论坛》2016,(2):122-129
中美两国公司破产重整实践与政府管制经济学理论证明了行政权参与上市公司重整的正当性,但任何权力的行使都应有其边界.我国45家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实证研究表明,行政权运行已经偏离了正轨,鉴此,有必要采取矫正措施.矫正措施具体包括:实施市场化的管理人选任机制,建立管理人报酬基金和执业责任保险制度;构造多元化的重整计划制定主体,公平分配重整价值;设置专门的破产审判庭,法院实施强制批准时应遵循最大利益原则、最低限度接受原则和绝对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9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是确保全省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和环节,对最终实现全国统筹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资源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些公司为了免于承担环境责任,常常通过破产清算、注销法人资格来逃避法律责任。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家、社会和他人不得不为破产企业的环境侵权行为埋单,环境资源成为许多企业的免费商业成本。我国至今还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对企业的这种行为进行有效调整和规制。破产企业的环境责任已经成为社会实践对破产法和环境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5.
加强企业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旧体制的对接、碰撞使企业职工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企业应采取强化教育等措施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6.
97.
破产债权申报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权申报存在法定主义与法院酌定主义两种立法例。债权申报期限本质上是一种诉讼期间,逾期未申报债权在性质上丧失的仅是一种诉讼上的权利与地位,不会产生消灭债权人实体权利的法律后果,其救济方式是补充申报。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要申报债权。劳动债权、税收债权没有申报义务。  相似文献   
98.
新企业破产法与管理人中心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历经十数年之准备工作,新企业破产法最终于2006年8月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将在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规范市场主体的基础性法律,破产法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制定与修改均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此次审议通过的新企业破产法注重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并使之与我国国情密切结合,故多有突破与创新之处;而要使破产法真正发挥作用,则更有赖于将来诸多配套工作之完成。本期笔谈特约请专家学者聚焦此次立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并期待社会各界将这一探讨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99.
王世涛 《财经法学》2021,(1):86-10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处理应当遵循宪法逻辑,即政府与公民是一种信托关系,只要公民权利的需求仍在,政府就没有破产的理由。因此,地方政府破产只是财政破产但行政不破产。在地方政府破产重整程序中,地方政府提供的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优先于地方债的债权,因为前者保护的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权。诉诸民主体制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政府的发债权进...  相似文献   
100.
论破产程序对担保物权优先性的限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世虎 《河北法学》2006,24(8):24-27
担保物权的优先性在民法中不可质疑,但在破产程序中,尤其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则受到诸多限制.这种限制系破产程序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同时也是破产法立法价值嬗变的结果.基于利益衡平原则,对担保物权优先性的限制必须合理,我国这方面的立法尚存在诸多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