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116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275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阮晓逖 《理论月刊》2022,(10):73-81
城市环境史作为环境史学科中的新兴领域,有着重要研究价值,其中以对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最为突出。在城市的诸多环境污染问题中,空气污染是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它的形成和治理能够集中体现城市环境问题的各个方面。纵观历史,人类的排放行为和自然地理的环境构成了环境污染形成的物理维度,社会对于污染的认知与建构构成了环境污染的社会维度。世界各国在治理空气污染的历程中,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以政策和法律为主线,以经济的考量为支撑,运用了多种方法,走出了不同道路,积累了应对空气污染的经验。如今,面对气候变化威胁,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被认定为一种新的大气污染物,多个国家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在此背景下,回顾空气污染治理史可以为当下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2.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双碳”目标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流域内产业转型发展步伐,推动解决第二产业占比高、“倚能倚重”产业占比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弱、流域内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双碳”为目标推进黄河流域产业转型发展,要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倚能倚重”产业比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产业转型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优化流域能源结构;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从源头减少碳排放;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培育健康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133.
文章从工业产业结构、工业生产能耗及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三个方面分析了“双碳”目标下广西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即广西的主要工业产品集中于造纸、钢铁、电力、煤炭、水泥等高碳排放行业,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却持续上升。广西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以工业转型升级为抓手,攻克以上难题。应凝聚思想共识,正确认识实现“双碳”目标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兼顾重点行业的排放权与发展权,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污染惩处与正向激励双管齐下;精心布局谋篇,构建符合“双碳”目标要求的现代工业体系,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调整优化广西现有的能源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主动发掘利用本地的碳吸收能力,争取国家给予倾斜性政策。  相似文献   
134.
针对胶带粘面遗留手印的特点 ,介绍了使用碳微粒吸附、“5 0 2”胶熏显和直接照相进行显现固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5.
碳中和本质是一场绿色工业革命,特别是在当前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与产业链绿色转型以及市场体系、制度体系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在碳中和目标下,武汉市产业体系、发展方式、增长模式等都将面临深度变革挑战。为应对挑战,需要以新一轮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调整方向为指引,加快打造低碳工业体系,完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优化全链绿色服务体系,以发展转型提升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率先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升级助力实现碳中和的超大城市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36.
李昕蕾 《人民论坛》2022,(23):111-115
德国为推进其2045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选择以相对清洁的天然气作为过渡性能源,在快速“弃核”“退煤”基础上推进高比例绿色能源发展。但乌克兰危机以来,在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上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德国,也面临着维护自身能源安全的压力。就中短期而言,全球在能源转型中仍难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因此,建立更具韧性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并塑造更平稳的能源转型路径,成为各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中国可以合理选择过渡性能源组合,提升危机情况下的能源安全弹性治理,最终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绿色转型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7.
138.
广闻博览     
热词百科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碳中和是指国家、团体、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国一向致力于减少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39.
王文  刘锦涛 《前线》2022,(1):32-35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下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最热门话题。围绕碳中和与全球气候治理展开的国际博弈越来越频繁,以碳中和为逻辑的国际新竞争正全面展开。碳中和不仅是低碳技术、清洁能源、绿色金融等表层领域的国际竞争,而且是更深层次上的话语权规制权的斗争。中国必须积极应对,展现大国责任心和大国担当,争取自身合理权益,讲好中国碳中和故事,在低碳竞争时代占据气候治理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0.
中国远古文章之道,文史哲水乳交融。有西方人不谙中国文脉,只把孔子看作世俗智者而非哲学家。《论语》里的哲学,不在条分缕析,在乎行坐言谈。《论语·子罕篇》记载孔子在达巷的故事,短短数语间,文史哲兼备其中。孔子领着众弟子游学到了达巷,当地人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人觉得孔子学问太渊博了,却看不出到底什么技艺才是他的专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