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117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277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当前全球气候危机加速演进,气候变化与国际战略深度融合,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大变局和秩序重塑的关键时期。美国拜登政府重启气候新议程,将气候变化议题提升至美国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的中心地位,其战略目标是在全球气候权力重组、气候安全体系重构、气候治理秩序重塑中争夺主导权,拜登政府的气候战略框架已基本成型。统筹应对美国气候战略竞争风险和深入推进COP26后中美气候外交,关系到国际安全体系与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的构建。中美唯有良性互动、拓展合作空间才能维护国际安全及人类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42.
李昕蕾  郝俊逸 《国际展望》2023,(2):116-136+161-162
中欧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已持续30余年,双方气候能源外交协作诉求持续上升。中欧在清洁能源贸易中的相互依赖增强,在能源危机下绿色产业互补优势凸显。当前中欧清洁能源合作路径呈现新态势:中欧气候能源伙伴关系的制度化程度稳步提升,多元包容性创新合作平台日益增多,清洁能源合作新领域不断拓展。但同时双方的竞争面也在不断扩大,体现为“战略自主”下欧盟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绿色与数字双重转型下欧盟的价值观原则标准化趋势上升,欧美气候能源政策趋近且对华多边遏制不断强化。随着绿色竞合的复杂化,中国迫切需要从清洁能源生产大国转为清洁能源外交强国,利用自身结构性优势推进全球气候能源治理新秩序的塑造,在中欧互动中注重推进双方的良性竞争与标准协调,在绿色亚欧联通中构建包容、务实的清洁能源伙伴关系网络,并推进双方在多边气候能源治理平台中的议题性合作。  相似文献   
743.
2017年7月,法国正式启动《气候计划》,宣布2050年实现碳中和,法国成为全球最早宣布碳中和目标的国家之一。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及2030年中期减排目标,法国加速升级能源结构、降低日常生活的能源消费、推进农业和工业脱碳、提升生态碳汇并发展碳捕获与封存技术。通过以上措施,法国试图向脱碳经济转型,释放新的经济增长机遇和就业机会;增进欧盟团结以提升欧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捍卫《巴黎协定》的成果,彰显法国的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地位。然而,由于俄乌冲突、能源结构制约、社会民生保障和政党竞争等多重现实挑战,法国在碳中和之路上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尽管如此,长期来看,法国不会改变生态转型的改革方向,不会放弃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国际道义高地,仍会积极完成碳中和目标,争取国际气候秩序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744.
王胜 《当代世界》2023,(11):61-65
蓝色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具有独特作用,对中国推进“双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蓝碳的作用机制、减碳潜力与潜在经济价值契合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目标。中国在蓝碳领域的理念、方案与实践为加强蓝碳国际合作、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大动力。面向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下一个十年,应将蓝碳纳入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重点领域,强化蓝碳国际规制引领,建立国际性蓝碳交易市场,加强相关技术交流,推动蓝碳增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45.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被列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排放控制重要途径,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6.
自《巴黎协定》签订以来,世界多数国家明确宣布了各自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碳中和已成为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南亚地区可再生能源蕴藏丰富、类型多元,开发潜力巨大。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先进、产业链完备、经验丰富,与南亚国家优势互补,且具有共同的发展诉求、扎实的合作基础、广阔的合作前景;但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地区和国家层面的多重挑战。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和南亚各国应该树立命运与共的能源合作理念、发挥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优势、搭建可再生能源合作的平台机制、拓宽可再生能源合作的领域范围,加快中国与南亚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合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兼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47.
胡晓红 《政法论丛》2023,(4):102-114
为落实《巴黎协定》的减缓气候变化要求,我国、美国、欧盟确立“双碳目标”,其中我国向全球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及欧美根据各自国情通过不同国内法治积极履行《巴黎协定》自主贡献义务,但欧美的部分碳减排国内法治可能符合该协定的规则,而可能与WTO规则不符,构成对国际贸易的限制。因此,“协调推进国内治理与国际治理”是解决中美欧有关气候国内法治差异性的新范式,也是我国为全球气候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作出的智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