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9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任何一个智能生命群体 ,都将按其原初的生存方式、社会秩序理念 ,构建其社会秩序模式。就像古希腊的城邦民主理念催生了雅典民主政治 ,古罗马用“私权神圣”创设了“我们所知道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一样 ,中国古代社会秩序整合的原初理念是“合和”与“威摄”。  相似文献   
72.
卢艳兰  张在喜 《工会论坛》2004,10(6):119-120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德育方法上 ,他既师承孔子 ,同时又立足于社会现实 ,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 ;荀子的德育方法对当代德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借鉴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3.
74.
杨林生 《理论月刊》2002,(10):25-26
由于观念与信仰的不同,在清朝末年修订新律过程中,教派与法理派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实质是一场中西法文化之争,核心是如何处理好移植西方法文化和中国国情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5.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历代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正统和居于主流地位的法思想——儒家法思想,其核心内容为"仁"和"",实质是法共同体,价值准绳是义。本文借鉴思想史、社会史的方法,首先阐释了儒家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法思想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儒家法思想的现代价值,借鉴和继承其精华,探求对现代法制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6.
论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在中国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乐相亲、善美相成的原则。孔子的乐思想源于周公 ,但有很大创造。孔子说的欲仁、好仁、乐仁分别为知性的、物性的、情性的对待仁的态度 ,相当于康德说的善的快乐、感觉的快乐与审美的快乐。乐均建立在仁的基础上 ,乐相通 ,均是仁的“文”化。是乐底子 ,乐是的升华。孔子说的“兴于诗、立于、成于乐” ,体现出人格建造从感性始 ,经理性的作用 ,再到感性 ,最后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77.
儒家主张以治国,而春秋时期"崩乐坏",孔子论及"大同、小康"理想社会.两千五百年后,大同社会乃是今人的追求.  相似文献   
78.
79.
在一区域性“十三五”前期研究项目座谈间歇,会议主导者聊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对倡导12词理念内容的重要性充分肯定,问题在于:“它是为专业人士”而准备的吗?字词太多了一些吧?不说高低差别,如果能像仁义智信、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句式般长短,就会好记了。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